可若是侥幸破了,中原诸国对于楚国也会随之越来越忌惮。
尤其是对于晋国而言。晋国如今虽然内部是六卿不睦,各自为政的。可当他们面临外患挑战的时候,谁又能保证他们不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呢?
如今楚国这一番打草惊蛇,那也无异于是把自己的野心全都给暴露了出来。
所以,他们日后若想要再轻而易举的饮马黄河,问鼎中原,那也绝非是如此简单的了。
“呵呵,大王若是觉得困难,大可不必执着于北进啊。”
听得这话,楚王当即皱眉,眼看李然是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不禁是面露诧异之色。
“先生这话又是何意?我楚国历代先君,皆以北面为志,先生也曾劝谏寡人,可先安定国内,再徐图北进,而如今先生却为何让寡人放弃北进?”
其实,楚国的北进和秦国东出乃是一个道理,要说扩张倒还是其次的,关键是在于秀实力。
对于他们而言,一个国家发展得再好,再强大,如果不能在中原这块试金石上练一练,秀一秀,那就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这就好比是“锦衣夜行”,你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却天天跟蛮夷混在一块,这又能起个什么劲呢?
所以,李然这一句劝,如果其背后没有十足的理由,那对于楚人而言也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臣的意思是,至少大王在位时,楚国其实勿需北进。”
“如今,晋国虽弱,然霸主之资尚存,齐侯如今亦有天下之志,又得晏婴辅左,国家实力虽不比当初,却也不容小觑。”
“此乃二虎,二虎居于一处则必有一伤。大王何不整戈以待?此乃‘二虎竞食’之计啊!”
“反之,若大王执意北面争霸,那楚国岂不直接成了二虎之食?大王虽是可以不惧晋齐,然则贸然北进,此于楚国而言,也绝非上上之选啊!”
李然言罢,目光停留在楚王脸上。
其实,李然所言,虽是听起来,依旧是有游说之意。然而,从实际上来讲,却也未必就不是现实。
就好像在五十几年前,在楚庄王刚去世那一会,楚国内乱不断。但北面齐晋却也没就此闲着。
两国就曾趁着楚国一蹶不振之际,双方为争夺中原的霸权,而引发的那一场“鞍之战”,就是这一说法的最佳证明。
只不过,类似这种纵横之谋,对于如今的楚王而言,还实在是太过深远了。
所以,楚王对于李然的这一番“阳谋”,显然并不能理解到位。甚至依旧是觉得李然此言,不过是另一番劝其“克己复礼的托辞”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