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翌日,李然从醉酒中醒来,脑袋一阵浑噩疼痛,直到喝了好些茶水,这才是缓缓回过了神来。
而此时屋内早已准备好了楚王命人送来的县公服饰还有印玺,连同叶邑的一应册简,皆已是备齐了。
“先生既接了叶邑县公,那便要立刻派人前去才是。”
楚王只派来一名宦者,并敦促李然应该尽快派人前去接管叶邑。
李然当然也知道要派人去接管叶邑,当即只得是叫来了孙武。
此时此刻,他身边能代替他去接管叶邑的,除了孙武,还能有谁呢?
孙武一听李然要自己去接管叶邑,当即也是吓了一跳,一开始还以为李然是开玩笑的。
可当听罢李然所言,这才知道李然所言非虚。
“为兄若是亲自上任,日后与中原诸国便再无任何可回旋的余地,为兄与郑国,与子产大夫那更是彻彻底底站在了对立面。”
“长卿既追随我多日,又深知郑国的内情,让你去接管叶邑,不但能保持与郑国的和睦,而且还能稳住楚王的北进之心。”
“嗯,先生说得不错,这或许亦是楚王之所以会封赏叶邑的原由吧!其实,也是为了表明他无有北进之心,好让先生是安心的留在楚国。”
“非但如此,而且日后情势若是徒增了变数,你我二人届时抽身离去,便也能无有任何的阻碍。”
原来,李然之所以受赏,而楚王之所以吃定了李然一定会受赏,这其中的奥妙就在于叶邑的地理位置上。
叶邑作为郑楚之间最为重要的一处城邑。李然受封于此,便等同于是拿到了随时回郑国的门票。
而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了他楚王是绝无北进争雄之心。至少,只要李然在楚国一日,便是如此。
所以,让孙武去替他接管叶邑,显然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可是先生,武还从未有过……”
“呵呵,长卿无需多虑,执掌一方,只需记住四个字即可,那便是——执政为民。”
孙武原本身为一介黎首,本是毫无执掌一方的经验。
可在这个年代,与后世大不相同的地方在于,任何人执掌一方,都是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域情况,玩出不同的方略特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