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家前后院种着菜,尤其后院,改鸡舍的时候特别修整过,整齐干净,菜地中间一条石子小路,各种菜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意境好得很。
尤其厕所,她敢说,放眼整个会西县就他们家的最干净卫生,毕竟这个年代城里厕所都还是老式无冲水的蹲坑厕。
感谢重生跟灵泉!
或许是老天爷觉得他们一家前世太冤枉太憋屈了,给了他们重新来的机会吧。
陈昭昭唏嘘感叹地想着听刘桂花说:“这样说的话,如果嫁给陶主任就得跟那么多人住一起啊?”
刘桂花有些害怕了。
人多就算了,关系还不好,那日子过得下去啊?
哎~看来,她这念头得打消了,她看好的人怎么都有问题啊?
算了,以后她真的不乱介绍了,难怪媒婆大都不可信,大概就是这样吧。
陈昭昭觉得陶主任其实不错,是个大潜力股啊,看出刘桂花的失望,她看着于景归问。
“陶主任现在升主任了,应该也快分房了吧?”
于景归摇头,“不能确定,当初刘大王申请过建家属房,结果把钱吞了,就在厂里拿厂房改了个工人宿舍,现在要建房难。
真要建,都得在厂里经营状况好的情况下,快都要三四年吧。”
“那分个单人宿舍总行吧。”陈昭昭说。
因为刘大王的贪,酱油厂巨亏,厂里工人宿舍也不多,一间住四个人。
这跟后世人去工厂打工,一间宿舍十或十二个人比是宽松许多的,但跟一般工厂分房比较就很恶心人了。
据说刘大王当初这么做时,厂里工人非常不满,可刘大王势大,他们敢怒不敢言。
陶主任因为不得刘大王的心,宿舍也没分给他。
于景归上任后,开掉了不少人,这住宿条件宽松了些,不过陶荣光没申请宿舍,他把机会让给了更需要的人。
因为家里兄弟多,现在知青陆续回城,城里缺房住的人实在太多了。
现在还没到知青回城高峰呢,等所有下乡知青都能回城了,那才是修罗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