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慧珍看到儿子这个样子,不由得就要跳上码头去。
“不要,不要,娘来扛,娘来扛。”
要不是李子叔拦着就会出大事儿。
扛完大包的阿岱就看到了娘和妹妹焦急地站在码头旁的岸边。
跟工头请了个假,直接跳到岸边跑了过来。
“娘,糯米你们怎么来了?”
也就是阿岱一眼就能分出来,眼前的是糯米还是汤圆。
冯慧珍心疼地掏出帕子给阿岱擦汗。
“不扛大包,不扛大包。”
阿岱安抚地捏了捏娘的手臂,
“娘没事。我不累。”
糯米却有点儿生气,憋着一张嘴,
“哥,你去跟工头说一下。把工钱结算了,咱不干了,咱这就回家。”
阿岱懵了。
“咋能不干呢?一天好歹三四十文钱。”
“哥上个月都攒了一两银子。”
“糯米,别胡闹,哥不怕累。”
阿岱早就算过一个月下来,他在码头这边还要吃,总要花些铜子儿。
剩下的钱差不多一个月能攒一两银子。
家里没有钱,如果又不能打猎的话,就得考虑其他的开支,这一两银子足够普通的农家生活万年。
剩下的钱多攒一点,他准备入秋之前尽量把家里的房子整修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