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干旱

作者:有钱过年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往后面恐怕是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没有一场大雨的话,根本缓解不了旱情。咱们生产队附近倒是有一条虎峪河,可是这条虎峪河分在三个生产队跟前。

如果是一条河,一个生产队那么还差不多能缓解咱们的干旱。

是三个生产队一块儿共用的话。基本上谁家也占不了便宜,这点水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重要的是按照水井现在水位下降的速度,村里人过一段时间连人吃水都成问题,不要说庄稼。”

吴大壮也是头疼,现在旱情越来越严重,一开始春天没雨水的时候,大家还能安慰安慰,说是等一等过一段时间就好。

现在从开春儿播种下庄稼到现在已经两个月。

没下一滴雨,地里的秧苗长是长出来,但是参差不齐,看那样子活像是营养不良。

生产队谁能不急呀?

往年到了这个时候,秧苗起码能长到膝盖高,现在呢?

秧苗长得半死不活的样子。

他们这里冬天时间长,夏天时间短,就指望着一年一季的粮食。

本来他们这里就不可能种冬小麦,全凭春天播下去的种秋天的收获。

“队长,按照现在的情形,我感觉今年的旱情一时半会缓解不了,咱们还是得做两手准备。

第一手准备地解决咱们生产队几百户人家的吃水问题。

别等到没水的时候才想办法解决,到那个时候就来不及。

您最好还是找上生产队有经验的老人到山上或者到附近看一看。能多打两眼井也算是好的,或者到山上能不能找一些泉眼,地下水什么的。

现在我们知青点用水,洗脸水都不敢倒。

洗得黑的不能黑,还把它攒到桶里,第二天挑到地里去浇,可是这样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浇水问题也得解决,从虎峪河打水,一方面路程比较远,另外一方面三家生产队一块儿抢水,迟早要打起来。”

王大壮揉了揉眉心,他也知道这个问题,他和村里的几个老人都商量过,也是这个意思。

首先得解决吃水问题,他们这里也遇到过旱灾,虽然没有今年旱的这么厉害,可是那一年旱灾的时候,到后来人们只能是县里拉水车往过送水,不然的话真要渴死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