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六,暗算

作者:闲冬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二癞子第三天就搬了家,辞了宋军的差事就没了收入,二癞子在家喝闷酒,酒入愁肠愁更愁,唯一的消遣是骂老婆,打孩子。

这天,二癞子正拿老婆孩子撒气,他妹妹来找他,妹妹开了一家馒头铺,因为很多人说发酵粉蒸的馒头没有馒头味,妹妹从中发现了商机,她开了一家馒头铺,核心竞争力是不用发酵粉,用碱面蒸老式馒头。

商机有了,市场也有了,问题是他妹妹蒸了几锅总是用不好碱,碱大了馒头开花,发黄;碱小了馒头青黑,死硬。妹妹突然想起哥哥上中学时就会蒸馒头,哥哥蒸的馒头又白,又软,一层一层,层次分明,格外好吃。便来向哥哥求援。

二癞子心情不好,对妹妹没好气。说这些年不蒸了,早忘了,不会了。你另请高明吧。

没想到妹妹脸皮挺厚,软磨硬泡就是不走,没办法,二癞子跟着妹妹去了馒头铺。

多年不蒸馒头,二癞子业务确实生疏了,第一锅没蒸好,碱大了,馒头焦黄,开花;但第二锅就找回了当年的二癞子馒头。白,软,一层一层,层次分明,格外好吃。

馒头摆上柜,客户一闻味道就知道是碱面馒头,一抢而空。二癞子紧接着蒸第二锅、第三锅、第四锅┄┄到傍晚,那一天卖出去十二锅馒头。二癞子累弯了腰,靠在案板上抽烟;妹妹提着钱袋子数钱,这一天纯赚300多块。

妹妹拿出一百五给哥哥,二癞子装到口袋里,出了馒头铺子,踏着如银的月色去了小酒馆。

二癞子小酒喝到半夜,第二天早晨,妹妹还没到铺子,二癞已经等在馒头铺外头了。

半个月以后,妹妹的“蒸”术也练成了,干脆把铺子留给了哥哥,自己在农贸市场对面又开了一家铺子,名号一样,碱面馒头,这次一炮打响,每天十五屉馒头,净赚300多块。

世上原本没有怂人,所谓的怂人要么是站错了位置,要么是走错了方向。

二癞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馒头铺的生意越来越火,他也越来越忙,手里钱越来越厚,人就越吃越胖,精神头也越来越足,日子有了希望,一心一意扑在馒头铺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