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蒙古的衰落

作者:杨氏良家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赵桓问道:“所以河中一带在向中原大量运输胡姬?”

李纲点头,说道:“据臣所知,这些胡姬多出自河中、西辽与东辽一带。”

西辽、东辽。

赵桓立即有所了然,他们的位置在中原行政区域的更北面,也就是花剌子模海(咸海)北面,西面是土库曼,再往西是伏尔加河,这一带向外接触大量的突厥部落。

以西辽、东辽已经完成封建化的文明水准要进攻这些突厥部落和国家,文明进攻野蛮,简直是降维打击。

能够抓回大量的胡姬,卖往中原。

这些胡姬绝大部分都是有组织送到中原的奴隶。

而且不是少数的胡姬,是几十万规模的妙龄少女,被持之以恒的送往中原。

《阙特勤碑》里突厥人对此可谓是有最深刻的体会。

“因为汉人的进攻,突厥人原来的老爷成了汉人的奴仆,原来的太太成了汉人的婢女。

后来婢女们自己拥有了婢女。兄弟不认识兄长,儿子不认识父亲。”

能造成这一切的,当然是因为战争红利中,大量的突厥部落民变成了奴隶,被天南海北卖往中原。

昆仑奴、菩萨蛮、胡姬、新罗婢,无一不是这种背景的产物。

而这就牵扯到了另一个关键问题。

赵桓说道:“若只是胡姬,应该不至于遮遮掩掩。背后应该还有大量的交易吧?”

赵桓就不信,战争红利中,只抓女人,把男人全部砍死。

李纲承认道:“的确如此。胡姬只是其中一个模块,还有另外一个重要模块便是青壮贸易。”

“这是最重要的战争红利。”

“中原内部工坊扩大,需要大量的劳工。所以便有商人直接在河中地区大规模收购青壮男子。”

赵桓终于动容,难怪岳飞不肯让基层官员被牵扯进来。

难怪丝绸之路上的战争红利,能够堪比香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