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大宋张居正

作者:杨氏良家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赵桓点了点头,越是文明的国家就越会敬慕学者。可是即便如此,也不应该被三位宰相同时推荐啊。

一个出名的学者,不一定是一位优秀的官员。更何况一位优秀的官员,也不一定是一位杰出的计相。

大宋最能搞钱的党派是哪个党派?那自然是元丰党人。

先不论王安石的一系列改革是否导致民间疾苦,在元丰一派人执政时,大宋府库大量盈余是绝对的。

包括宋徽宗这种货色,都能凭着国家遗留的充盈府库,打的西夏跪地称臣,甚至买回燕云。

就可想而知元丰党人搞钱的能力了。

赵桓问道:“难道杨时还精通文公创建的新学?”

新学又叫荆公新学,是指导变法的思想理论。

如果杨时还精通新学,那他就太恐怖了,博采三家之所长。

孙傅跳出来说道:“禀官家,杨时亲身经历了文公改革的一系列法令。但对文公颇有微词。”

“颇有微词?”赵桓眉头一拧,倒不是他听不得有人讽议王安石,而是孙傅都敢当着赵桓的面说杨时对王安石有意见,那恐怕就不是有微词那么简单了。恐怕说的极为难听,就差破口大骂了。

“他说什么了?”赵桓问道。

孙傅回道:“杨时曾评之曰靖康之祸,实从王安石以启有之。”

赵桓了然了,难怪孙傅会推荐他担任计相。

孙傅这种士大夫自然对改革派王安石不怀好感,遇到一个批评王安石的盟友,自然会将其引为盟友。

下一刻,左相梅执礼据理力争,说道:“官家,右相这是断章取义。杨时原文,并非评价文公。而是评价六贼之首的蔡京。”

“恩?怎么又牵扯到了蔡京?”赵桓讶异,这个杨时这是孤身一人搅动满朝风云啊。

梅执礼说道:“官家继位之初,论蔡京罪行。杨时评之曰,蔡京用事二十余年,蠹国害民,几危社稷,人所切齿,但论其罪者,却世人皆不知根本。”

“盖因蔡京以继述神宗为名,实挟王安石以图身利,故推尊安石,加以王爵。因此其总结靖康之祸,自王安石启。”

“名为批叛文公,实则贬损蔡京所推行文公变法,皆失去本来面目。”

失去本来面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