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宋金两国的碰撞

作者:杨氏良家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金军仓促集结的十万大军,却都是二线部队,而且还未梳理整编就投入了战场。

双方交战,完颜宗磐立即被锤的怀疑人生。

好歹金兀术还能打得宋军全军覆没呢!他成为大金都元帅统领全国大军,却屡战屡败,他自己都接受不了,气的半夜郁结,差点背过气去。

双方从十月末一直打到十二月初,终于是谁都打不动了。

金国是屡战屡败,军心受挫。

尤其西路军统帅粘罕,就带着军队磨磨蹭蹭的在西京一带看笑话。金军最精锐的野战军游离在战场之外,笑看完颜宗磐把以前说过的大话全变成响亮的巴掌扇在自己脸上。

但皇帝也没法指责他,西路军从河东撤退,被静塞军猛烈追击,伤亡也十分惨重。不得不整顿休整。

若不是韩世忠带着主力去围攻太原去了,西路军现在可能还被拖在河东,无法脱身。

而宋军则是最常见的那个问题……朝廷没钱啦!

能够支撑宋军把北伐战事打完,就已经是计相杨时才干卓越,统筹得当。

但一分钱掰不成两半花,朝廷左库藏都空空荡荡的能饿死老鼠了。

十一月朝廷官员们的俸禄都发不下去了,赵桓舔着老脸,跟官员们暂请延期一个月发放,并保证年底国家正税收上来以后,一定发十三薪,还有加倍的年终福利。才安抚住了一众官员们。

不然因为利益受损的士大夫们,早就跳脚了,要求停止北伐,优先把财政拿出来保证他们锦衣玉食的生活。

不过也确实是因为前线将领打的十分出色,捷报频传。

士大夫们也有几分欢欣。毕竟大宋官员们待遇优渥,一个月的俸禄拖欠几天,并不会影响他们的奢侈生活。很多人就当是拿这钱去听了个小曲。看前线将士们纵横捭阖,杀敌立功,他们也与有荣焉,比听说三分之类的评书热血亢奋多了。

但即便如此,朝廷也筹措不到物资、粮草支持宋军跟金军继续这样消耗下去了。

更别提组织十几万大军北伐,收复燕云。

就是拿刀架在宰相、计相的脖子上,他们也拿不出财政负担这项支出。

宋军再能打,那也得吃饭、补给。没有充足的后勤保证,十几万大军北上燕云只会是一场惨败。

所以从十二月初,总督河北战事的大宋枢密副使岳飞就开始陆续遣散军队,将河北宣抚司的军队从燕云一线撤回南方,分散休整。

在燕云前线的六万军队也开始陆续回撤,削减前线驻军,留精兵守在各处军事重镇。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