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全军出击

作者:杨氏良家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完颜宗磐不敢想象自己若就这样灰溜溜的退回国内,该怎么向自己一系的父皇、兄弟、大臣们交代。

难道告诉他们,国家付出了沉重代价组织的南征战事,因为一场雨,自己只坚持了半个月,就带着十几万大军撤回来了?

到时候整个派系的人心就散了。所有人都会认为太子在拿军国大事作儿戏,大臣们会纷纷转投到其他门庭。

因为背负了太多的政治压力,完颜宗磐的军事部署十分僵硬。

他不是一个能够惊艳一个时代的将领,为了兼顾政治与军事,他只能作出相对平庸的部署。

令一部分军队在易州城下继续坚守,一部分军队撤回北方,到涿州、涞水等城池修整。

如此既能保持对南边宋朝的政治压力,又能兼顾军事稳妥,以免军心疲惫,补给不足。

这个决策乍一看似乎十分完美,面面俱到。

可是世界上就不存在这么完美无缺的决策。任何决策都要有所取舍,想两者兼顾,往往就意味着满盘皆输。

完颜宗磐出生高贵,长期的锦衣玉食和顺风顺水,使他对人心的了解极为浅薄。

从这个决策下达下去,军中就怨言四起,人心沸腾。

十万大军,又出自不同派系,亲疏不同。

究竟哪支部队撤下去修整,哪支部队继续在大雨中煎熬?

皇帝一系的将领们自然都觉得应该自己一系下去修整。自己可是支持着皇帝的利益,有自己等人存在,才能帮皇帝稳住局势。大家选择跟随皇帝,推完颜宗磐为统帅,不就是这种关键时刻能保证自己等人的利益?

完颜宗磐倒是想高风亮节一回,亲自率领嫡系精锐镇守前线,身体力行稳定军心。让其他派系的军队知道他是一位以大局为重,稳妥可靠、不安私心的统帅,奈何他部下的将领们极力反对,怨声载道。

而其他派系更觉得应该让己等去后方修整。你皇帝一系发起的战事,却自己躲到后面享受,让我们其他派系的军队顶到最前方,在风雨中煎熬苦战?

谁知道这是不是你们排除异己,借刀杀人?万一你们见死不救,甚至后勤补给都不送往前线,我们不是全部要成为宋军的刀下亡魂?

双方争执了数日,最终胳膊还是拗不过大腿。完颜宗磐作为统帅,他有权决定哪支军队到前线死战,哪支军队到后方休整。

结局自然是嫡系军队退居二线,吃香喝辣。

杂牌军,或者他族军顶到最前线,硬抗装备精良,龙精虎猛的宋军。

四月二十四日这一天,是金军定下的拔营之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