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这个提议也是好意,毕竟太上买回燕云的时候,那可真是普天同庆,封王、封侯者难以计数,甚至连一块石头都封侯,结彩装饰。
自己夫君以堂堂正正之势,威压金国交还燕云,更当得起庆祝一番。
朱琏笑着说道:“官家也不要心疼钱财,如今宫室规模单薄,开销甚少。而内库却存有财富三千余万贯,置办一场大典亦毫无压力。”
赵桓摸了摸朱琏的脑袋,笑着说道:“朕倒也不是舍不得钱财。只是朕以为没有必要。大宋要逐渐习惯日后的开疆拓土,收回燕云只是第一步,朕还要统帅我朝大军打下更广阔的万里河山。日后天下人会发现,今日收复燕云只不过是开疆拓土中稀松寻常的功绩之一。”
看着豪言壮语的夫君,朱琏面露微笑,说道:“既然官家有如此壮志,那予便不多言了。便听官家的安排。”
话毕,朱琏感慨道:“只是未曾想和平会在此时达成。”
“嗯?为什么这么说。”赵桓好奇的问道。
朱琏感触良深,说道:“予记得当初国家积贫积弱,官家彻夜都想着求和,甚至已经急迫困窘,求之心切。但和平却遥不可及,四方烽烟四起,敌国骄横跋扈,战争蹂躏我朝。”
“可是如今朝廷大军百万,名师劲旅云集,良帅猛将如雨,官家战意凛冽,肃杀而坚决,一力主战,胆敢言和者杀。和平却倏忽到来。”
听完,赵桓也心生感慨,说道:“越是积弱,希望求和,越是被战争蹂躏。越是富强,战意凛冽,却越容易迎来和平。这世道,就是如此讽刺。”
“所幸大宋如今是国富民强的那一方。”朱琏不无庆幸的说道。
赵桓点了点头,这个世界从不曾太平,只是有人为天下将战乱挡在边疆之外。
事实上与其说不太平,不如说战乱与争霸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
大宋、西夏、辽、金、蒙古连绵的国家争霸在中原百姓看来如此频繁,仿佛扎堆出现。并不是这个世界乱了,而是在中原之外这种各国争霸才是正常形势。
只是在中原,大汉、大唐独尊于一方,将所有的周围国家都变成了藩国,将战乱挡在了边疆,才能有内地百年不识烽火狼烟。
如今大宋兵强马壮将战乱挡在了边疆以外,获得了和平与宁静,而在北方的金国则成了大宋的挡箭牌。
女真人不仅要面对崛起的草原部落,还要面对东西两侧强敌的战略威胁。
本应该压在大宋肩上的边疆压力,女真人一力全部为大宋承担了。
他们要外击蒙古,内扛侵扰,以绝对坚韧的意志,浴血厮杀,转战四方,把一切跳梁者打平。
想到这里,赵桓说道:“如今宋金形势倒是像海上之盟以前宋辽的关系。只是金国取代了辽国,为我朝抵挡了新崛起的番邦部落。”
朱琏笑着说道:“有女真人为藩篱,我朝便可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了。百姓们也能从不堪重负中缓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