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膛线与火枪

作者:杨氏良家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在赵桓吩咐完科研方向后,沈耽略一琢磨就想到了几种雕刻膛线的办法,说道:“关于膛线,臣以为可以将炮筒取下,固定在一处,然后以一长杆铁棒,一端固定刻锤,一端以机械旋转便可以在筒壁上留下膛线。”

赵桓点了点头,说道:“具体怎么雕刻朕不管。哪怕八级钳工,手搓膛线,也能把膛线刻进去。卿等要多实验一下,什么纹路的膛线,炮弹最稳定。”

“不用吝惜钱财,多设几组,同时实验,尽早将线膛炮制作出来。朕希望年底之前,就有一批火炮交付给神武右军。”

神武右军作为大宋最具忠诚传统,骁勇善战的军队,自然是毋庸置疑的第一支换装热兵器的军队。

赵桓转而对岳飞说道:“国家铸铜火炮,需要大量的铜。而高昌却仿制帝钞,搜刮铜币,遗害无穷,所以卿知道为何这个国家非灭不可了。”

岳飞郑重点头,说道:“有此神器,臣必破高昌于西域,亡其国,灭其种,绝其苗裔!”

大宋的对外征服,重建霸权体系已经是势在必行。

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大宋的铸币权,同时也是为了获得原料产地。

中原自古缺铜,但在西域,在南亚,尤其在印度,铜还真不是特别稀缺的金属。

如今大宋的局面是,越向外扩张,越有利于巩固自己的军事霸权。

赵桓面带微笑,对岳飞说道:“当然不会让卿只带着火炮就出征,朕还为卿准备了另一种利器。”

沈耽一挥手,工匠们立即抱着一柄火枪走了上来。

历史上第一把火枪的发明时间是1128年,而如今是1133年。

在赵桓的干预下,火枪的问世时间足足晚了五年。

但科技水平却整整提升了一代!

从突火枪,变成了火绳枪。

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材质大不相同,如今赵桓拿在手中的这把突火枪并不是以竹竿为材料,而是以实木为材料,枪管则以钢铁为主。

但这根枪管可不是泥模打造的,而是工匠一锤一锤敲出来的。

沈耽向赵桓介绍道:“为了打造这枪管,工匠是以铁挺一条,粗如木箸者为冷骨,然后裹上烧红的铁锭,锤制而成。”

这是个纯手工活,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从第一代枪管,到二战,工艺一直是这样。

“枪管被锤合在一起相对简单,关键则是使其枪管内部光滑白净,没有铁屑。为此工匠又设四棱锥约箸(筷子)粗细,透转其中,使极光净,则发药无阻滞。”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