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彻底远离封闭社会的关键

作者:杨氏良家子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钱晖内心震撼,感触万分。作为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钱晖可以说自己见过了无数形形色色的公卿贵胄、升斗小民,见惯了尔虞我诈与斤斤计较。对人心早已看透,可是这一生,钱晖也没有见过任何一位大宋臣民,有如此慷慨凛冽的气节。

钱晖百年沧桑的阅历,可以确定,官家在说这番话的时候,是真的胸怀天下,是真心实意的希望家国太平,天下昌盛,而不是为了一家一姓的荣华富贵。

大宋有此官家,何愁天下不兴?何忧天下不宁?

所以短暂沉默后,钱晖说道:“天下愚昧自私者多,人心之黑暗,往往使卑劣者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以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如昭烈皇帝刘备,一生仁义,一世宽厚。如今亦有人以自己之丑陋揣度昭烈帝之内心,污之为伪君子。熟不知,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赵桓被钱晖这个说法逗笑,蜀汉开国皇帝,刘备是伪君子?

伪不伪君子,评判的标准,应该不是根据一个人的内心想法吧?就如钱晖所说,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谁心里没有过罪恶的想法?

就算是要骂一个人伪君子,那也应该是他后期做了什么恶事,跟前期君子形象不符才能被骂为伪君子。

总不能,我觉得你是伪君子,我认为你仁义道德都是装的,内心肮脏不已,所以你就一定是伪君子。

问具体有什么作恶事迹,有什么言行不一的表现,却找不出来。

刘备,一个死之前还教育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人,从始至终都践行仁德。他一切仁义之名都是天下人赞许的,而不是自封的。

这样一个人,被评为伪君子,从因果关系、逻辑认知上都说不通啊。

只能是心证自由,类似腹诽、莫须有之类的罪名。我觉得他内心肯定不是这么想的,或许他内心邪恶又淫靡,这一切的仁德都是装出来的,所以他就是个伪君子。

想到这里,赵桓蓦然眼光一亮,看向钱晖,忽然有些明白了他为什么举这个例子。

论迹不论心!

“卿是劝朕不用管那些人心不古的言论?把国家精神树立起来,扎扎实实地推进?从而引导整个国家前进地方向和民族品质地形成?”

钱晖连忙拱手,说道:“臣可不敢妄言如此宏大之事。但臣以为善恶美丑,并非一成不变。便比如孝为美德,为何?乃国家一直提倡之故,所以天下人都心慕遵从,身体力行。”

“亦比如江上画舫,何谓之美?无数人皆赞颂、渴求即美。只要一种美德,被天下人都崇慕追求,亦如追求这江上佳人,其内心具体如何想又有何妨?彼时天下人人皆是昭烈帝,弘毅笃厚,任重志远。当可谓是人人如龙。”

赵桓有些入神德思考着钱晖所说,这个世界还是需要一些理想主义的纯粹的。

比如钱氏祖训,利在一时不谋也,利在万世必谋之;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

比如刘备,仁德宽厚,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