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公署有一个自己的汾酒酒厂,给苏联专家供应汾酒是最简单便捷的。
老毛子狠起来连医用酒精都喝,江东不担心汾酒满足不了他们。
中国人细致的准备给苏联专家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尤其是屋里的两瓶酒,很多人已经尝过了,味道很哇塞。
9月12日,江东在陵川的公寓楼下摆了一场自助的接风宴。
工业发展委员会为老毛子准备的都是他们爱吃的食物,其中自然少不了各种包装的汾酒。
当然,这样奢侈的宴会只有一次,吃完就没了。
苏联方面的总工程师名叫波波夫,是一个50多岁的矮胖老头,他是这支专家队伍的领头人。
另外还有一个叫舒克沙的年轻人,说话做事一板一眼,动不动就上纲上线,俨然是一个政工干部。
江东、王雪琴、波波夫、舒克沙、卡恰诺夫五人坐在一起。
“将军,今天我到处逛了逛,发现你的地盘简直比北冰洋都要荒凉啊,到处都是大山,交通也不方便。那年可怜的工业就像是我们苏维埃毛熊身上的虱子,除了挠痒痒外,我想象不出他们能发挥出什么作用。”
波波夫是一个率直的老头,干下一口白酒后絮絮叨叨的说着。
江东能说俄语,但王雪琴不行,需要江东给他翻译。
听了波波夫的话后,王雪琴有些不高兴,但面上没有表现出来。
江东对这个老头倒是蛮喜欢的,亲自给他倒上一杯酒,试探着问道:
“波波夫先生……”
“上帝啊,不要叫我先生,我还没那么老,直接叫我波波夫就行。”
“波波夫……”姜总感觉有些怪,硬着头皮说下去,
“除了你看到的,明天我们还会把所有工业资料放到你的办公桌上。我们的工业基础说是一穷二白一点也不过分,冒昧的问一下,你打算从哪里入手?”
波波夫已经喝了不少了,但看上去只是微醉,
“我们首先要制定的是计划与方案,又是采矿又是炼钢,没有计划和方案,那么做起事情来就会像苏联女人的头发一样乱。”
“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