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丨孤臣忠直

作者:武陵年少时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国家息怒,皇甫嵩于朝廷之忠心,昭彰可鉴。只是多年蹉跎,才逐渐消磨了当年锐气,国家如若不嫌,臣愿为前去,以忠义激其奋发,为国家效命。”黄门侍郎射坚的弟弟射援与皇甫嵩的女儿订立过婚约,两家同气连枝。他虽然支持皇甫嵩在皇帝与王允之间保持谨慎,不肯站队的做法,但并不代表他就愿意见到皇甫嵩遭到皇帝的不满和猜忌。

皇帝虽然对射坚亲自去说服皇甫嵩并不看好,但也没有直言拒绝,他缓和了语气说:“当初梁衍劝其起兵反董,他却弃之不用。依我看来,他眼里只有自己的身家性命,心中全无社稷,这不是摄于诏令而屈服退让,实在是内心退怯,如此之忠,又何足贵?盖京兆难道就不爱惜身家吗?但他先于社稷为重,敢面折权臣,不惧一死,而我可有亏待他后人?”

说起盖勋对朝廷的尽忠,确实是皇甫嵩比不了的,正是因为如此,其子盖顺近来才风头无两,简在帝心。

射坚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知道皇帝这几天对忠臣后代的态度十分优渥,凡是对朝廷立下大功的臣子后裔,无论是在凉州对抗羌乱而殉国的傅燮之子傅干,还是段颎族人,曾经亲附董卓,如今已经表示投诚的中郎将段煨,都受到了皇帝的封赏。

同样是凉州三明的亲族后人,皇甫嵩成名还比段煨还早,身家比段煨还清白,为什么就不能得到皇帝的青睐呢?射坚出于自己和皇甫嵩的利益考虑,深感不值。

“你去给我带句话给他,就说‘爱身家者未必能保其身家,而不爱其身家者,正是所谓既能善保其身、又能善保其家者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