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奈何,林麦只得留铁牛一人做生意,她一大早就赶最早的火车回了四美镇。
到四美镇时已是上午八点多,好死不死碰到了吴婶。
林麦有些纳闷,这个老心机婊怎么没去省城卖板栗,还是只有她儿子儿媳去了,她没去?
老心机婊看见她,狠狠地瞪了她一眼,那仇恨的目光好像她烧了她家的房子,并把她唯一的孙子扔井里了似的。
林麦不予理会,回到了方奶奶家。
方爷爷一见她就道:“我正琢磨着要不要去城里找你,你就回来了。”
林麦忙问:“咋了?”
方爷爷摆摆手:“没啥事,你别紧张,我就是想告诉你这板栗涨价了,要一毛五分钱一斤,还不好收,我收了好几天,也只收上来两千斤。”
林麦有些意外:“怎么涨价了?”
“收的人多了,自然就涨价了。”方爷爷发愁道,“这板栗收不到咋办哪,你还等着卖板栗挣钱买房哩。”
现在虽然已经是八十年代了,可还是计划经济,买啥都要票。
而马上就过年了,市民们要打年货了,凭着票去买年货买不了多少。
如果自己倒些农产品去城里卖,肯定会受那些打年货的主妇欢迎的。
林麦心里有了盘算:“收不到板栗就不收了,爷爷可以帮我收花生,蚕豆,豌豆,红薯干炒着卖。”
如今的农村,在吃方面比城里人要好一些,至少在湖省是这个情况。
因为家家户户都有自留地,所以花生蚕豆红薯啥的每年能收不少,收购这些不困难。
方爷爷问:“你要多少,我这就去帮你收购。”
林麦先把这次收购板栗的三百块钱付了,手上就只剩四百来块钱了。
她问了一下花生等农作物的价格。
方爷爷道:“花生三毛钱一斤,蚕豆和豌豆都是两毛一斤,这红薯干没人买,也就没市场价,不过红薯价格我清楚,是五分钱一斤。”
林麦想到江城小吃苕面窝,就是用红薯切块油炸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