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不是别的,只怪王磊做得太简单太顺利了,实在看不出有半点难度。
“好,导管已经到位。”
“现在大家应该已经看得很清楚,导管全程没有去碰坚硬的斑块,而是从内膜下绕路,巧妙地越过了斑块区域。”
如果把靶血管比作被巨石堵塞的隧道,adr技术就是从隧道下方挖掘,一直挖到离开巨石区域,再设法挖上来,重新回到隧道这个“真腔。”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攻克了cto最大的难关——占cto失败率80%的无法打通靶血管。
这样做的坏处,就是有一段避开真腔,利用了假腔,如果处理不当,假腔本身的弊端就会显现。
“现在到了第二个关键处——重回真腔,我们需要用到第二件关键器械——特制的球囊。”
“如果没有特制器械,光凭医生手感,很难回到真腔,却很容易刺破血管,或者一直出不来。”
助手取来又一个奇形怪状的玩意。
整体上看,还是一根导管,但最前方有一对展开的薄膜,或者说翅膀,看起来象蝙蝠,又像战机。
翅膀中央还开了两个口,看起来就更象蝙蝠了。
助手在球囊导管尾部连接三连三通阀门,又进行三次负压抽吸,然后换上小注射器,注入造影剂冲洗三连三通阀门,确保没有空气,这才打开球囊阀门。
周雨汐皱眉道:“好麻烦啊,这东西是怎么帮助导丝重回真腔的呢?”
小憨憨同样紧皱眉头:“完全想不通,我看奥妙在那对翅膀上面。”
“废话,就那对翅膀与众不同,傻子也知道是靠它……可这翅膀,怎么就能跟真腔扯上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