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番外篇三国名将(13)

作者:上官小雅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从征孙权,攻濡须。后来,曹军攻破孙权江西营,擒获孙权都督公孙阳。因为春水上涨,曹操在慨叹孙权军队的军容齐肃之后,便撤兵。

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孙权亲征皖城,张辽从合肥向皖城驰援,在增援途中得知皖城失守。张辽在硖石的南面迅速筑起了一座被称为“南硖戍”的堡垒,作为合肥的前哨。

同年七月,曹操征伐孙权。同年十月,曹操无功而返,自合肥还。曹操在离开合肥时,带走了大批部队欲作西征之用,给屯驻合肥的张辽与乐进、李典等将领只留下了七千余人。张辽得知曹操有西征之意,认为合肥即将孤立无援,孙权必会趁机来攻,于是开凿了藏舟浦,用来隐藏舟船。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领重兵西征张鲁,让护军薛悌送去一封信函,信函边还写明,要在有敌人来攻时再打开来看。

建安二十年(215年)八月,东吴之主孙权率领十万大军进围合肥,张辽与诸将打开信,信中说:“若孙权军来到,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不得与战。”合肥诸将们都感到疑虑。张辽根据曹操远征汉中而合肥缺乏后援的现状,做出了分析,提出在合肥城还没有被孙权大军完成合围之前,率先出击,“折其盛势,以安众心”,然后就可以守住城池。张辽此番分析消除了诸将的疑惑。李典也对张辽所说的话表示赞同。

于是,张辽在当夜募集敢于出城迎战的精锐将士八百人,开剥牛肉赏给将士饱食,准备明日大战。[72]天色刚亮,张辽披甲持戟,亲自先登直陷敌阵,撕裂了东吴军队的防线。在他率军冲入东吴的营垒之前,张辽就已经亲自斩杀了数十名东吴士卒和两名东吴将领。他一边大声呼喊着自己的名号,一边登锋陷阵[73],冲入东吴的营垒。此后,张辽率军继续猛攻,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之下。孙权见状大惊,东吴众将士也因惊慌失措而不知道该如何应付,于是,孙权等人逃跑到一座较高的山冢上,用长戟来自卫。张辽见敌方主帅退避,便叱喝孙权,挑衅他下来对战。但孙权没有轻举妄动,随后孙权发现张辽所率领的士兵非常少,于是聚拢东吴军队将张辽的部队重重包围。张辽的军队分别向左向右驱逐围兵,然后径直向前实施“急击”,将东吴的包围圈打开。在战斗中期,张辽曾经带领着中期破围的几十人突出了重围,没能冲出重围的人们大声呼喊:“将军要舍弃我们吗?”于是,张辽带领着中期破围的几十人,又杀入了重围,去救援的馀众几百人。孙权军队皆望风披靡,没有人再敢抵挡张辽了,也被称为“权众破走”。

这次战斗,双方从凌晨战到中午,吴军士气全失,回军修整守备,合肥守军的军心因为首战大胜而安定了下来,李典、乐进等合肥诸将们都对张辽表示心服口服。

对于这场发生在合肥被围城时的战斗,《三国志》记载“孙权围合肥,张辽、李典击破之”,《魏书》记载“孙权率十万众围合肥,辽募其敢死者八百人,登锋陷阵,大破之”,《魏略》记载“张辽为孙权所围,辽溃围出,复入,权众破走”。

《三国志》的陈武本传、潘璋本传、贺齐本传,三篇本传皆无彻军,皆无津北,所涉人员皆被甘宁本传的“唯”字排除在津北之外,可知,《三国志》贺齐本传与《江表传》贺齐篇发生在合肥战役的不同时间段,发生在合肥境内的不同地点,东吴猛将陈武是战死在这场发生于围城时的战斗中。

而后,孙权率军守在合肥地区十余日,认识到不可能夺取合肥城了,于是退兵。张辽率领诸军乘势追击,几乎再次捉住孙权。同时,张辽又统筹了战局,准确预估了孙权的逃生路线,并分兵绕过东吴军队进行毁桥。而孙权与甘宁蹴马趋津,又有谷利鞭马助势,才得以跃过断桥,死里逃生。张辽因为不知道孙权的相貌而错失了活捉孙权的机会。曹军士兵听说此事都表示叹息悔恨。曹操得知此战,对张辽的表现大加赞许,并拜张辽为征东将军。当时,曹魏军队的主力远在汉中,而曹魏江淮一带的兵力则非常空虚,无法派遣援兵。正是所谓的:“公远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因此,曹操非常看重张辽在此战中立下重大功劳,史载“太祖大壮辽”,“大壮”两字在《三国志》里仅用过两次,分别是在《张辽传》、《徐盛传》,可见分量之重。

此役之后,若江东小儿啼哭不止,其父母只要吓唬说:“张辽来了,张辽来了!”孩童就不敢再哭泣了。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再征孙权。到合肥后,曹操循行视察昔日张辽作战的地方,赞叹良久。于是,给张辽增兵,多留诸军,迁徙去居巢屯驻。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冬季,曹军抵达居巢,开始进攻濡须。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正月,曹操大军在居巢集结完毕,并在二月全线猛攻濡须,迫使孙权退走。三月,孙权又派遣徐详向曹操请降。曹操回师,留夏侯惇、曹仁、张辽等屯居巢。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围曹仁于樊城,适时孙权称藩于魏,为了让孙权安心攻打荆州,于是曹操召张辽及诸军悉数回救曹仁。张辽素来知晓曹操的用意,虽然他收到诏令较晚,但向樊城的进军速度却很快。而张辽尚未到达,徐晃就已经打败关羽。张辽便与曹操会师摩陂,曹操乘车出来慰劳他,并派他屯于陈郡。

转官晋爵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张辽转任为前将军,又分封其兄张汛(或作“张泛”)及一子列侯。同时,赐给张辽的帛多达千匹,谷多达万斛。

不久,孙权再叛变。张辽还屯合肥,并进爵都乡侯。曹丕赐舆车予其母以示荣宠,并派遣兵马送其家人到他驻军的地方,又派遣向导们预先在各地张贴告示,宣告张辽的家人将要到临,指引着大家出迎。张辽“所督诸军”的将士官吏们都罗列在道路两侧,拜迎张辽的家人。看见此景的人们都认为这是十分荣耀的事。

同年,曹丕称帝,再封张辽为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

黄初二年(221年),张辽到洛阳皇宫朝拜,曹丕便引张辽会晤于建始殿,亲问其昔日破吴时的情状。张辽述说过后,曹丕向左右叹息道:“简直是古代的召虎啊。(召虎,即召穆公,是与方叔、尹吉甫、南仲等齐名的西周大将。他曾平定淮夷,所以被曹丕借作比喻。)”于是,曹丕下令为张辽建造屋舍,替其母兴建殿室,当年跟从张辽突破吴军阵线、直冲孙权帅旗而临时应募的一众步卒,都被封虎贲。

病逝江都

黄初三年(222年),孙权再次向曹魏称臣。张辽奉命还屯雍丘,却在此得病。曹丕遣侍中刘晔带著太医审视其疾。众多的虎贲勇士们询问张辽的病情,人来人往,以至于在道路上互相遇见。梁章巨《三国志旁证》中提到“汉三公病,遣中黄门问病。魏、晋则黄门郎,尤重者或侍中。(张)辽位未至公,而遣侍中,盖宠之也。”可见曹丕如何重视张辽。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