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求订阅)

作者:天下第一白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里有一句词写得特别好,陈凡很喜欢。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当年的王弗还是那么的年轻,一走十一年之后,现在的苏轼已经到了40岁,并有了白发。

所以如果真的看到了王弗,苏轼也不知道王弗是否还能认识自己。

“苏轼,原来这就是苏轼。”

众人嘴角喃喃自语。

仅仅只是一篇散文,两首诗……苏轼就已经俘虏了现场所有的人。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

接着,陈凡继续讲道:“在密州担任太守的时候,这一天正是中秋时节,因为很长时间都没有见到过弟弟,也就是苏辙时,看着月光,思念弟弟的苏轼更是倍感孤独。苏轼一个人默默的喝酒,在他一杯又一杯酒水下肚之后,苏轼突然有一种大彻大悟的感觉。他举起手中的酒杯,大声的对着夜空说道,你可知天上的月亮什么时候能够圆满?你可知地下的兄弟什么时候才能团圆?你可知天宫的殿宇会不会很冷?你可知有多少不如意的事情充满人间?随后,苏轼拿起纸笔,写下了一首旷世奇篇《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旷世奇篇?”

听着陈凡说到旷世奇篇这四个字时,台下众人一愣。

旷世奇篇?

有这么牛逼的吗?

虽然之前苏轼写的几首诗词,也确实非常好,也非常的惊人。

但,这要说旷世奇篇,多少有些过了。

不过。

在他们不解之时,陈凡却已经念出了这一首《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宋词对于唐诗来说意味着什么?

此前很多人说,宋词对于唐诗来说,意味着传承,意味着宋朝特有的文化。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