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春草木深!
“原本应该是花开锦绣,莺歌燕舞的季节,城破了,家亡了。乱世别离,连花也为之落泪,连鸟也为之惊心”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连续三个月的战火纷飞,前线与后方的联系几乎断绝,对于徐爹爹而言,那时候,哪怕只是一封简单的家信都比万两黄金更加珍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与徐爹爹同伍的又一名老卒,40多岁,满头的白发也不剩几根了,他的儿子也是当兵的,已经为国捐躯。”
“老卒每天坚持下去的唯一念想就是刚出生的小孙孙,担心自己的孙孙会不会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也担心儿媳妇能不能把孙子拉扯大。可是由于家信难收,过度思念,战死的时候,头发已经少到连簪子都插不住了。”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2
在柳客讲述时,整个阅薇园已经渐渐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在场的人,无论男女,都是有学识有抱负的少年少女,是最容易被共情渲染的年岁。
柳客停下笔,旁边的侍者把柳客写诗的纸高高举起,就如同之前那样。
所有人默默的读着这首五言律诗,无不为之震撼,反应各不相同。
庞子储激动万分,叶长青沉默不语,刘寅面色阴沉,刘戌…呃,他还没回来。
将门子弟自小听父辈们讲述军旅沙场,自然能感受到其中描述的战事之惨烈,以及故事中作为军人士卒的那种悲壮苍凉的使命感。
文人士子们也同样从中看到了对于国家遇难的悲痛,对于百姓受苦的哀伤,对于家中亲友的思念,以及对于战争纷乱的批判。
就连原本只是被故事吸引的叶侍郎在看过诗后也不禁感叹,这是何其的大才啊!
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幸好此子还只是秀才,否则有如此才学,我儿状元之位危矣。”
叶准一回到阅薇园,就刚好赶上柳客开始讲故事。
叶大人感叹庆幸,叶夫人此时却感到惋惜:“可惜啊,这徐家养子如此大才,却比凤凤还小一岁,而且身份属实尴尬,不然可真的是个好人选啊。”
柳客望着所有在场士子,淡然的说:“今日诗会,本是幸事,可今日的主题,我却有与大家不同的看法,实在是不吐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