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雷霆之怒

作者:左茂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实不相瞒,小的本是江苏人,在湖南做生意折了本,流落在附近,靠给人算命堪舆混口饭吃。眼见太平军兴起,小人想就此加入太平军,一起打倒清妖,到天堂享福。”

罗大纲将信将疑,可眼下军情紧急,他没有时间仔细盘问吴捷,迅速做出部署:将六十余骑骑兵分成三队,三十个骑兵前出至水塘湾侦察敌情,十个骑兵乘快马随罗大纲返回全州,剩下的十来个骑兵护送身体虚弱的吴捷和陈丕成回全州。

全州位于蓑衣渡上游,距离蓑衣渡十里远,位于广西与湖南的交界处,是广西的北大门。太平军从广西乘船北上,本打算沿湘江顺流而下,并不准备在全州停留。

但太平军路过全州时,清军在城头发炮,击毙了南王冯云山。冯云山是洪秀全的发小,为人忠勇,才干优长。他对拜上帝教深信不疑,在发展会众上居功最伟。除此之外,太平天国的政制、官制、军制等重大制度都出自冯云山之手。

这样一个功勋卓著的南王,却被全州的清妖暗杀。太平军怒不可遏,当即在全州扎下营来,发誓夺下全州,为南王报仇雪恨。

待吴捷和陈丕成赶到全州,罗大纲立马将他们接入营内。

不多时,洪秀全传令接见。

进入中军账,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端坐在上,其人面目清秀,神情倨傲,自带一股王气。不用说,此人便是洪秀全了,他周围侍立着几个头戴黄头巾的太平军高官。

罗大纲带着吴捷向洪秀全行礼,说:“启奏天王,臣罗大纲在蓑衣渡遇到此人。他在蓑衣渡救下陈丕成,请求加入我军效力。又说清妖已在蓑衣渡下游的水塘湾设伏,只等我军入瓮。”

洪秀全耐心等罗大纲说完,请罗大纲起身回话。罗大纲已经年近五十,在广西一带声名远播,说话一向直言无忌,连洪秀全也对他颇为忌惮。

洪秀全转身问吴捷:“你便是那个吴捷了。朕且问你,你绝非广西口音,如何对这一带的地形如此熟悉?你要朕舍舟上岸,是何居心?你岂不知天兵全靠舟船日行数百里?你让天兵走陆路,好教清妖追上我天兵?”

洪秀全语气越来越严厉,冯云山之死极大地刺激了他,使他变得喜怒无常,不再相信任何外人。

吴捷大感不妙,慌忙答道:“回天王,小的原是江苏人,后在湖南做生意折了本,流落在蓑衣渡,亲眼看见清妖在水塘湾出没……”

吴捷当然没有亲眼见到清军,可为了缓和洪秀全的情绪,他也不得不说起谎来。

“胡说!”

洪秀全突然暴怒起来,一双阴鸷的眼睛恶狠狠地盯着吴捷。史载此人性格暴烈,刚愎自用,猜忌心重,看来一点不假。挚友冯云山的死、清军的接连追击,令本已心烦意乱的洪秀全更加失去理智。

吴捷连忙辩驳道:“小人身怀一颗忠心投效太平军,所说俱是实情。天王若是不信,只须派人去水塘湾仔细侦察便是。”

他看了眼罗大纲,用眼神向罗大纲求助。

罗大纲见状,也说了句公道话:“天王,臣已派斥候前往水塘湾侦察敌情。只等斥候回来,便知吴捷所说是否属实。况且,此人一心投效我军,又救下了陈丞成,想必也是诚心敬奉上帝的。”

谁知道,洪秀全丝毫听不进别人的谏言,对罗大纲说:“大纲,你闯荡江湖多年,岂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吴捷并非我们两广老兄弟,来历不明,居心叵测,你千万不可被他的谎言蒙蔽。”

说到这,洪秀全转向吴捷,恶狠狠地说道:“你这小子,在朕面前还敢胡说八道,一定是清妖的奸细。来人,把他关进水牢,好生看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