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大蒜素仍然广泛用于畜牧业生产中。
大蒜素虽然药效不如青霉素等抗生素,但却很容易制取。青霉素虽然效果显著,但极难制备。1928年,弗莱明发明青霉素,在实验室里加班加点提纯,一个月的产量只够一人一次使用。
二战时,英美两国不惜一切代价,总算发明了青霉素的工业生产办法。但那时青霉素产量极低,价格比黄金还要昂贵。青霉素真正普及,成为人人用得起的寻常药品,还得靠新中国的科学家们。
抗生素不止青霉素,还有红霉素、四环素等,都是现代医学的基础药物,也是现代家庭的常备药。但放在1854年初,根本不具备可行性。
譬如青霉素,若让复兴会不惜一切代价,为佛来明制作实验室,也可能制作青霉素。但以这种方法制作的青霉素含量极低,附带有毒物质,根本不能用于药用。
倒是大蒜素简单易得,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的制取抗生素的方法。
吴捷自制大蒜素制剂成功,让佛来明使用注射针管为自己治病。朱启明、佛来明以为不可,认为土法制大蒜素不可靠,再三劝谏吴捷。
吴捷十分执拗,佛来明无奈,只好抽取十毫升大蒜素制剂,小心翼翼地注入吴捷体内。
睡觉前,吴捷病情好了许多。佛来明大受鼓舞,又为吴捷注射二十毫升大蒜素药液。
到了第二天早晨,吴捷身体痊愈,生龙活虎,与昨日截然不同。
朱启明、佛来明万般惊奇。他们两人一个是中医名手,一个是西医高才生,竟然不如吴捷这个门外汉。
看来,会长高深莫测,不仅雄才大略,而且学富五车,真是神一般的人物。
经此大病,吴捷决定好好指导朱启明、佛来明二人发展近代医学,制备现代药物。
往小了说,这可以减少部队伤亡,提高部队战斗力,甚至还可以卖药赚钱。
往大了说,可以发扬中医国粹,让中医搭上近代科学的顺风车,避免被西医踩在脚下。
出于实际,吴捷让卫生部优先发展两种药物:大蒜素和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发明于十九世纪后期,是一种水杨酸衍生物,可以用于镇痛、退烧、消炎,用途很久,疗效很好。
工业合成阿司匹林是现代有机合成化学里面最简单、最基础的反应,相比制作青霉素可要简单多了。
大蒜素的制备方法,吴捷已经演示过了。他又详细介绍了阿司匹林的制备方法:
制作阿司匹林的原料主要有三种,水杨酸、醋酸酐、浓硫酸,其中浓硫酸作催化剂。
一、制作水杨酸。把大量的杨柳树叶碾碎,和酒精水溶液混合熬煮,便可得到水杨酸。酒精可用蒸馏酒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