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无烟火药

作者:左茂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有容闳分管公司经理业务,徐寿大感轻松,把精力放在研制无烟火药上。

吴捷认为,发明无烟火药比发明新式步枪、火炮要简单得多。同时,无烟火药消耗量大,使用广泛,若抢先发明无烟火药,有助于中兴公司尽早营利。

如今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科技奖项为诺贝尔奖,为富豪诺贝尔所创。诺贝尔是无烟火药专家,持有355项火药相关专利,创办了一百多家炸药方面的公司和工厂,并借此成为世界大富豪。

若中兴公司能够抢先发明性能稳定的无烟火药,则有望抢在诺贝尔之前,创造无与伦比的财富。

1854年,西方已经发明硝化纤维无烟火药。但这种火药极不稳定,无法大规模推广。

按照吴捷的指示,徐寿将硝化纤维溶入乙醚和乙醇,在其中加入适量的稳定剂,成为胶状物,再经过压片、切条、干燥、硬化等工艺,制成颗粒状的无烟火药。

现在,徐寿、容闳等人陪同吴捷,在他面前现场演示无烟火药。

工程师用黑火药、无烟火药,在地面上撒出了两道二十米长的药道,左侧为黑火药,颗粒粗糙,右侧为无烟火药,颗粒精细。二十米开外,堆放了20g火药,左侧为黑火药,右侧为无烟火药。

徐寿一声令下,两个工程师同时点燃火药。

只见黑火药冒出浓烈的白烟,燃烧得也慢,发出刺激的气味。

无烟火药几乎无烟,燃烧迅速,抢先烧完二十米药道,“嘭”的一声,引燃了二十米外的火药堆,炸出无数土块。

过了十来秒,黑火药才燃完二十米药道,炸出的威力也远不及无烟火药。

黑火药和无烟火药高下立判矣。

历史上,徐寿在于1874年,在江南制造总局使用铅室法生产出浓硫酸和浓硝酸,成功试制硝棉无烟火药和作为引爆药的雷汞无烟火药。他也被称为“中国近代化学之父”。

在我国化学历史上,工业意义上的无烟火药,是由徐寿的儿子徐建寅于1900年试制成功的。可惜,次年,徐建寅便因火药爆炸而遇难,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因科学试验而殉难的科学家。

如今,在吴捷的指导下,徐寿于1854年便抢在洋人之先,试制成功可大规模推广的无烟火药。

吴捷非常兴奋,有了钢铁,又有了无烟火药,很多军械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譬如,可以用钢铁铸成钢度、韧度适宜的重炮炮管。可以制成钢制炮弹,装入更多炸药。有了重炮,再配以适宜的炮弹,就能制造出威力更大的火炮。

吴捷军中装备有阿姆斯特朗重炮,固然比华夏的土炮要好。但说是重炮,但该炮仍然使用黑火药作炮弹炸药,威力相当有限。

这种炮面对石头城墙,根本无能为力。对于厚度足够的砖制城墙,也要望洋兴叹。

有了无烟火药,就可以制作金属定装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