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痛击朱洪章

作者:左茂行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战场形势有利于于左七军。周凤山的一千湘军孤立在兴国城北,吴捷决定先吃下这股湘军。

趁周凤山立足未稳,倪云鹏亲率一千人,进攻湘军营垒。

湘军的营盘以坚固保守著称。周凤山虽然只有一千人,却有三百名随军的军夫,已经奋力挖出一道深壕。

这也是曾国藩的小把戏。为了欺骗朝廷,曾国藩并不把军夫记入湘军人数之内。例如,湘军陆师一营应有官兵五百人,军夫一百八十人。军夫这百八十人,并不在五百人之列。

湘军坚守不出,借营垒向外发炮。倪云鹏意在骚扰湘军,并不愿强攻,隔着壕沟向营垒内发炮还击。

双方火炮射程有限、威力也很有限,打炮都打了个寂寞。

相持半个时辰,倪云鹏撤军回城。

才走没多远,湘军朱洪章按奈不住,率领四百部下追击左七军。

朱洪章是贵州人,部下多为清水江一带苗侗子弟,以吃苦耐劳、英勇善战而著称于湘军。这些苗人、侗人自幼习武,同族同乡,誓同生死,作战十分勇猛。

倪云鹏这一千名左七军,虽然没有重炮,却有一百支德莱赛步枪、二十支1854式步枪。

他当即命令部队后队变前队,将火枪手集中到队前,狙击朱洪章的追兵。

早期湘军几乎没有装备洋枪。曾国藩并不喜欢洋枪,最大的原因是洋枪太贵,而且容易坏,不易操作。湘军士兵多出身农民,洋枪的排枪战术对士兵素质要求太高。

曾国藩虽然不喜欢洋枪,却是火炮迷,尤其喜欢西方的洋铁炮、华夏的劈山炮。湘军中就大量装备这两种炮。

洋铁炮原料为熟铁,以新式工艺切削而成,不易炸膛,射程远,威力大。

劈山炮其实就是一种大型“喷子”,重仅五百斤,方便搬运携带,威力远胜洋枪。

倪云鹏以火枪狙击湘军,朱洪章就以火炮轰击左七军。

倪云鹏枪多威力一般,朱洪章炮少威力大。左七军新兵居多,湘军能征善战。

双方隔空射击,一时之间势均力敌。

关键时刻,徐琛派来的一千援军及时赶到。总体上,左七军战斗力胜于太平军,不如湘军。但以两千左七军打四百湘军,还是绰绰有余的。

湘军丢下五十余具尸体,狼狈退回营垒。朱洪章亲自断后,亲兵不断倒下,他却全身而退。

朱洪章在战场上运气非常好。他作战勇猛,往往亲自冲锋。在好几次战斗中,他随身的亲兵都死光了,他却毫发无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