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收入水平,不比此时所谓的白领差。
一旦形成了经验,一年创作出十几个成熟剧本不成问题,寻常创作小组成员的年收入超过三万。
可以说,有了创作中心这个平台,文学系学生和老师就是性格孤僻到没朋友,只要本身有能力有才华,收入就差不了。
不仅只是文学系创作中心的学生,还有学习影视剧幕后专业的学生,还有和影视剧相关产业链的行当,都能够有收入。
至于学院最普通的学生,只要学的是理工科,单单每年的实习工资,还有暑假寒假期间的零工,一年收入近两万也不成问题。
真正苦逼的,只有那些和理工专业不搭边,和星空集团各大子公司没有丝毫关联的专业学生,那才叫郁闷。
可借助桂花学院蒸蒸日上的势头,依靠勤工俭学解决学费和生活费,没有任何问题。
真要说起来,学院学生的消费能力相当强悍。
可要说,让他们动不动就花费五千到八千的大洋,购买一部最新款的苹果智能手机,也得犹豫很久。
此时,大量的毒鸡汤,还没有充斥整个网络世界。
也没有专门针对女性的毒鸡汤攻势,年轻人的消费理念也没那么超前。
可吴东知晓,若是不做些什么的话,后来那些妖氛怪气,依旧会席卷整个网络世界。
同时,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将被彻底扭曲。
想想看,还没从大学毕业,身上就背负了沉重债务,那生活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攀比之风盛行,刚刚出了校门,也不管自身和父母的承受能力,非要买上一辆bba冲门面。
至于买房结婚彩礼之类的,有这等资本承受的家庭并不是很多。
特别是农村家庭出身的年轻人,家里的宅基地又能值几个大洋?
别说父母只是花光家底,可能一场婚礼下来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彻底赤贫。
这样的状况正常么?
房奴,车奴的称呼,多么的具有讽刺意味。
新华夏都成立多少年了,结果却因为房子和车子的缘故,又开始倒退走回头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