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的工作主要是建设学校,编写教材,招募教师,宣传思想,以及基地的政务工作。”
“其中学校的建设非常顺利,百姓们知道我们是在建学校之后,都充满干劲加班加点的干。除了您之前见过的那一所小学之外,我已经在周围镇子建设完成了三所学校了。”
“集中在基地里的百姓也按照您的安排,以壮年男女各五百人为单位重新编组完成了。就等着分地之后安排进各自的村子。”
分地是早就计划好了的。
现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百姓穷苦的原因就两个。
一个是高额的税赋,另一个就是佃租。
此时,一亩地大约有三百多斤粮食的收成,其中要给鞑子交一百斤的税,还要给地主交一百斤的租金。
最后留在百姓手中的就只有三分之一了,在川省这个人多地少的地区,很多百姓靠种地根本养不活自己,所以就干脆不种地了,直接变成了流民。
作为穿越者的李星云当然要解决这个问题。
分地之后,就不存在佃租这种东西了,自己也不需要田税,相信要不了两年,百姓们的仓库里肯定都会有余粮。
“至于招募教师,进展得就不是很好了,基地里的人都是些穷苦百姓,识字的都没有几个,更谈何能教育孩童。”
“最后就是基地的政务工作,我实在是力不从心,希望总司令您能尽快找到其他人来代理。现在几万人我都忙得焦头烂额,要是等蓉城结束军管状态,好几十万人的管理我真的不行。”
话说到这里,鲁树人一脸痛苦。
李星云也知道,让一个思想家,造反家来管理政务却是强人所难了,还是得尽快找到能处理民政的人才。
刘四彩等到最后才开口。
说实话,他是一点都不习惯华夏国防军的开会方式。
所有人不分上下级,同坐在一张桌子上来商量事情,这是他之前想都不敢想的,也是他迟迟没有开口的原因。
“总司令,钢铁厂这边我一直看着,各种农具的试制已经完成。秋收即将到来,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原材料太少了。”
“铁矿和煤矿需要从我老家绵竹那边运过来,两百多里的路程全靠驮马运输,这种方式实在是太慢了。”
“钢铁厂的锅炉又比较大,不方便拆过去。我想不出来其他解决办法能够尽快的大批量生产农具。”
只是运输问题,那就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