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先胜再败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此战唐军大部被歼灭,只有少部人向西溃逃,幸免于难。

苏烈正准备派军支援和龙戍时,便收到了一六三营突袭和龙戍失利的消息。听闻是李世民亲自领兵,苏烈便知道没什么机会了,也不强求,便下令三军驻军吴坝,清理战场,稳定防线,等待再战。

苏烈虽然胜了一场,但他知道这一场侥幸的成分大,胜在敌军对他们的实力不了解,否则不会赢得这么顺利。而李世民他很了解,那就不是一个会吃亏的人,定然准备全面反扑,所以自己必须小心应对。

李世民和苏烈是同学,虽然没有做过对手,但因为相处的时间不短,相互之间还是比较了解的。

李世民原本以为会对阵陈克敌,但苏烈来了,他也不敢小心。

大家都是一个老师调教出来的,谁也不比谁差。

李世民到达和龙戍之后,第一时间便分兵前往北面的草坝里驻防,防止明军突袭自己的侧翼。他很清楚,若是不能有效防范住明军的水师,唐军将随时可能遭遇打击,于是针对明军的水师优势,他又令人在打造了一批栅栏,插入江中,作为阻拦。

这些栅栏深埋入江中,露出水面约有两尺。明军的船只一旦逆流而上,便会撞到栅栏,停下脚步,成为岸上的靶子。

如此明军水师便不能再肆无忌惮地深入雅安腹地。

李世民又让人在栅栏两侧各立一个箭楼,把控大江。青衣水在和龙戍最窄的地方不过一百五十步,一左一右两座箭楼完全可以封锁整条青衣水。

而李世民又前出至白家旋一带。

他的防守策略跟权弘寿的差不多,也是正面阻击,侧翼利用地形骚扰。

不过他更细化了防御。在白家旋前连挖五道壕沟,多置栅栏。又在一侧的白家山上置两个箭楼,作为制高点,把控全局。

苏烈结束了槽渔滩口的战斗之后,便多派斥候向西北方向查探。

果不出其所料,李世民用了不到一日,便将和龙戍建成了一座堡垒。

苏烈虽然兵多,但并不敢贸然向其发起攻击。从槽渔滩口到和龙戍三十余里,尽是险滩窄路,沿途李世民有无数个选择可以伏击明军。

苏烈便想沿用之前突袭槽渔滩口的战术,主力从水路出击,在草坝里登陆。

明军三千水师载着五千岭南土兵,作为先锋,往西而去。

因为唐军没有水师阻拦,明军前进很是顺利。

或许是之前的战斗太顺利了,让明军失了戒备,或许他们觉得唐军没有水军,所以水路已经完全为他们控制。

于是水军并没有派出前出斥候船,而是一股脑地向前,一头扎入唐军的防御圈中。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