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真正隐秘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黄明襄乃说道:“王爷再看这一本圣人的记录,这本书上记载当时蔡景王战死于平阳一役之后,圣人正在河南前线征战,而蔡王诸子年幼,圣人令时为博安侯的慜太子前往平阳为蔡景王收敛尸骨。我想也正是这个时候慜太子帮着为蔡景王部下的吐奚严一同收敛了尸骨,才被为人重恩情的吐奚子柔所重。慜太子当时应是顺手而为,所以吐奚子柔并不为其重,也没有将其收入麾下。应该是熙王重新整合势力,发现了此事,与吐奚子柔接上头,这才凭借此事将其收纳,而吐奚子柔也因此甘愿付出性命。”

杨昭听完,不由得惊叹。

“真有如此义者,甘愿为旧事恩主赴汤蹈火,舍弃性命,看来吐奚子柔也是个悲情之人。”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应该是熙王设下了此计,然后来构陷太子、汉王和蜀王,而正好选中了最适合的吐奚子柔,才有了这个惊天大案。

吐奚子柔看似忠诚,却愚昧无知,他只记住慜太子为其父收尸之恩,却为何忘了国家养他二十余年,给他今日之地位,天子之恩又如何不重于泰山。他却只顾念私情,却不顾及天子之恩,更不顾忌家人死活,到最后落得家破人亡,身死族灭,也是应有之事。”

杨昭也赞同黄明远的意思,他作为统治者,自然不希望人们为了私谊而枉顾国法。若是人人都像吐奚子柔这样,那天下也便乱套。

“孤失言了”

“是王爷仁义贤明,才哀其不幸。”

二人离开史馆,共同上了杨昭的马车。

杨昭突然问道:“那乙弗氏为什么来告发?”

黄明襄摇摇头,说得:“我也不知此事,他应该是想与其苟延残喘,不如放手一搏吧。其实王爷不必担心,不过不管她的目的是什么,我想其结果都是利于我的。”

杨昭点点头,说道:“孤也怕了,一个案子隐了好几层,真不知道哪一个才是事情的真相。我担心乙弗氏又是一个棋子,是故意陷害杨裕的,若是如此,我若贸然再去见圣人,怕以后圣人也不会信我了。”

黄明襄说道:“王爷且放心,杨裕的印鉴做不得假的,他的笔迹也做不的假。我让人去学堂查了一下他以往的文字,丝毫无误。”

“嗯!”

杨昭又重新招乙弗氏上堂,便问道:“不知大娘子如何想到来陈公府上揭发的?”

乙弗氏打了一个寒噤。自己的家人都在那个人手上,她怎么能不听从那个人的安排。

丈夫之前对他们一家的安排,就让她心中有忧,后来果然丈夫为了那个人死了。本来按照那个人的安排,自己一家人将会前往江南,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安顿下来,隐姓埋名,以另一个身份活在世上,再也不会回长安。

可惜,很多事情不以人的目的为转移。

乙弗氏又想起那个雨夜,大雨下的如柱,仿佛是天漏了一块,雨一直不停地的下,将一切都掩藏进雨幕里。

那是一群如魔鬼一般的鬼魅,趁着夜色突然杀入了他们所居的宅子。他们残忍嗜血,见人就杀,直到整个宅子里除了他们一家再也没有一个活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