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行俨迫于无奈,只得往城头上而去。
皇甫无逸也指挥部队从两侧城墙杀了过来,此时整个端门上下都在激战之中。
裴行俨提着马槊,放眼望去,尽是隋军。瓮城内的魏军已经尽被隋军歼灭,城墙上各处魏军也多被分割包围。
裴行俨知道若是再留在端门,不是被俘,便是被杀。不过他此时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濒临绝境。
裴行俨也是个胆大。
眼看无路可逃,他竟然将大槊背在身后,随手抱起两具尸体,从城墙上一跃而下。
城墙有三四丈的高度,若是寻常人跳下,早就摔成肉饼了。
不过裴行俨运气好,底下鏖战良久,尽是死尸,布满一地。裴行俨又抱了两具尸体在身下,做了缓冲,这才没有摔死。
即使如此,但巨大的冲击也让裴行俨的五脏六腑几乎移位。裴行俨感觉浑身都疼,差点喘不过起来,勉强晃了晃脑袋,这才站了起来。
端门外的隋军不多,裴行俨奋力抢了一匹战马,往南逃去,这才幸免于难。
裴仁基听闻儿子在端门全军覆没,连卫公府上的精骑都出现了,心中大惊。不过他有些贪婪,不住地骂儿子道:“一将无能,累死三军!你还有脸回来。”
裴行俨也不敢说话,只得怏怏。
裴仁基再是贪婪,也是个惜命之人,这种情况,已是有败无胜的局面,只能选择撤退了。
裴仁基当即命令儿子裴行俨为先锋,众人从洛水之上撤退。
骂归骂,但关键时候,裴仁基能依靠的,还是这个儿子。
但来时容易去时难,魏军在洛阳城内肆虐一场,早就激起城中军民的愤怒,无论如何,隋军也不会放他们大摇大摆地离开。
黄彰见摧毁了贼匪军的阵型,便掉头往南,继续攻打裴仁基部。至于端门内外的溃兵,已经是狼奔豕突,不足为虑了。
黄彰所部到了天津桥,正好迎面遇到了要逃走了裴仁基。
双方立刻在天津桥上展开激战。
若是寻常时候,天津桥作为一座浮桥,再是坚固,也不适合骑兵冲锋。但现在洛水冰冻,天津桥也跟着一同冰封,可谓是坚如磐石。
洛水与两岸还有一段距离,要想行进,仍得通过天津桥。于是黄彰排成紧凑的队形冲上天津桥,很快将桥上的魏军冲得七零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