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想逃。
能让李渊这么急着逃的,只有黄明辽打到长安一件事。
可以说这个时候,双方的底牌基本上都已经掀开,剩下的,便是双方实力的对抗了。
李渊想在洛水之上建桥,隋军当然不会如对方的意。
为了阻击唐军的施工,刘云芳命令王君廓率领骑兵部队,从北面包抄到同州城以西,对筑桥的唐军进行袭扰。
又在洛水上游,设置了十多艘火船,满载着硝石、猛火油之物,点燃之后,冲向唐军未完成浮桥。
很快烟尘滚滚,浮桥被点燃,甚至延伸到岸上,修桥的唐军,或是被烧死,或是落水,伤亡惨重。
王纩于是在浮桥上面位置,拦铁索以阻断火船。
可这并没有什么用,无非是让隋军加大火船的数量。长江里的千寻铁锁都挡不住火烧,更何况是这临时用的锁链。
王纩之后又想了不少办法,但始终没能建好浮桥。
李渊听到王纩的汇报,也是不停的皱眉。很明显,隋军阻止他们修建浮桥,是想将他们困死在这里。
对面的隋军已经知道了长安危急的消息,也知道李渊已经知道长安危急的消息。
李渊明白,越是如此,越要撤退,就是费再大的劲也得走。
于是李渊为了掩护王纩建桥,派出骑兵往北面出击,阻止隋军向洛水的靠近。
但这正是隋军希望的。
隋军总兵力或许不如李唐的数量,但骑兵数量却远超对方。
李渊要打骑兵战,正好是以短克长。双方在同州城北,交战数场,均以李唐的失败而告终。
李唐不仅没有打破隋军对筑桥部队的袭扰,反而损失惨重。
李渊弄得没办法,只得将派出去的骑兵缩回来。就这么一点家底,败光了怎么办。隋军据有大量的战马,没了还能补充,李唐没有养马之地和固定的马匹来源,骑兵却是死一个就少一个,他还指着这群人掩护突围呢。
再之后,李渊又准备和隋军进行决战,至少先将隋军牵制住,不能再让隋军在同州如入无人之境。
于是李渊在同州城西,依靠城池,摆下阵势,扎下大阵迎敌。虽然李唐有过半的新兵,但数量多,又背靠城池,实力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