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长安之变(七)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幼良是忠是奸,谁也没法提前决定,但要想得到长安城,只能见招拆招了。

而且黄明征西挡薛仁杲,刘云芳的鹰扬卫有一半还被牵制在同州。隋军此时兵力只有右屯卫、神武卫和半个鹰扬卫,面对李渊的主力部队,着实不足。

实际上黄明辽根本无力分兵去取长安。

所以攻打长安的事情,只能让李幼良自己来了。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长安,打与不打,对整个战局已经影响不大。

其实黄明辽已经改变过一次计划。

最初的计划是强攻长安,乱李唐之根本,之后黄明辽根据实际情况,将计划改变成以长安为诱饵,对李唐来一场围点打援的歼灭战,一点一点消灭李唐的有生力量。

但现在形势发展的远超预料,随着杨屯等部的先后覆灭,而李唐主力也被包围在渭水北岸,长安城已经失去了诱敌的作用。

而且此时李渊在渭水北岸,冥顽不灵,坚决抵抗,双方不断进行鏖战,看样子想歼灭对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若是此时占领长安城,断了李渊最后的生乱,必能使得唐军心中生乱,军中大溃。当初四面楚歌,便是此意。

当然对于李幼良能不能献城成功,黄明辽并不放在心上。

策反之事,伤敌一分,便利我两分。李幼良即使失败了,也能让长安城再乱上两日,自顾不暇。

最后为了情感上支援李幼良和长孙敞,同时也不希望二人真的打下长安城之后祸乱好好一座长安城,所以黄明辽又分兵两千,交给大将秦昭,令其前往长安。

两千人马,是黄明辽能拿出的最大的兵力了。

但这些兵力,远远不够。所以若想破城,主要还是看李幼良和长孙敞的表现。

为了激励李幼良,使其拼力作战,黄明辽还承诺,只要李幼良完完整整的献出长安城,可封李幼良为侯爵,领大将军之职。

也算是下了本了。

秦昭受命之后,乃率军西进,屯兵灞桥驿,等待李幼良的反正。

灞桥驿离着长安城十多里,随时可向长安城发起攻击。

而长孙敞的使者回去之后,长孙敞立刻拿着黄明辽的亲笔信去见李幼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