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东都拉锯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金角银边草肚皮,东都就是四战之地。北面是卫公黄明远,西面是李渊,南面还有杨广,就是打下了东都,也是四面皆敌的局面,实在得不偿失。

于是柴孝和就建议李密道:“秦地阻山带河,有黄河、潼关之天险。当初项羽背之而亡,汉高帝都之而霸。在下以为,魏公不如留一员大将守洛口仓,而明公亲简精锐,西袭长安,百姓孰不郊迎,必当有征无战,望风而降。既克长安,便经营关中,等业固兵强,寻得良机,方更长驱崤函,扫荡东洛,传檄指捴,天下可定。今英雄竞起,各地纷乱,实恐他人抢于我先,先入关中,一朝失之,则噬脐何及!”

此时魏国上下尚不知晓李渊已经完全占领关中的消息。

对于柴孝和的建议,李密有些百感交集。西入关中的策略,就是当初自己建议杨玄感的策略啊。当时杨玄感不遵从,李密还一副明珠暗投的样子,叹息自己未遇明主。

可是到了李密身上,李密才知道不是杨玄感无能,而要想施行此策,真是千难万难,他这时才真的理解了杨玄感。

有些事情,真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

李密虽然出身关陇,但他孤身一人逃出,身边众人,不是各地盗匪,就是山东豪强,其实力组成,连杨玄感亦有不如。

这些山东人,生于斯,长于斯。若让他们放弃基业,前往一个前途未明的关中,他们如何能够愿意。

而且就算大家到了关中,必然会有关陇前来分一杯羹。李密本就出身关陇,到时候关东人士怕是要为关陇做嫁衣了。

再者齐周之争刚过去不过四十年,年纪大的,尚未去世。关东、关西,可谓世仇,关东人士可不愿前往关中去捧关西人士的臭脚。

所以综合起来,就是放弃河南根基前往关中,乃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纯属空想。

今天李密敢下令众人前往关中,不用明天,今天晚上,下属所有的将领就能反叛个干净。

而光李密一人前往关中,有什么用。

于是李密只得说道:“君之所图,吾亦思之久矣,诚乃上策。但昏主尚存,从兵犹众,我之所部,并是山东人,既见未下洛阳,何肯相随西入?诸将出于群盗,本就少有忠义之心,若留之分于各地,怕是要各竞雄雌。”

这话是事实,也是推辞。

柴孝和眼看李密顾念如今的家底,不敢打破瓶瓶罐罐,也没办法,还想再劝,却为李密所阻。

柴孝和在心中不由得暗叹,李法主怕也不是英雄啊。

李密虽然没有从计西进,但过了没多久,便卷土重来,直逼洛阳城下。

这一次李密的攻势比上一次还要猛烈,其部屡破隋军。

杨侗也为李密的攻势所慑,最后不得不任命前来救援东都的王世充为将,东进偃师,抵御李密。

王世充从淮北赶来救援东都,诸部皆怯战,唯有王世充却是拼死向前,死战不退。一腔热血之下,竟然和魏军打得有来有往,甚至在局部战场还屡屡有斩获。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