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李密的南逃和战局的不利,整个谯县的形势并不好。隋军两军加起来有四五万之多,光是嫡系主力也有三万多人。
这样的军队围着不大的谯县城,光是威慑力就惊人。
很快,城中就出现大量的逃兵向隋军投降。
房彦藻是个狠人,他见人心一天一天散失,军队也无战心,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整个谯县城便会不战而降。
于是房彦藻就用酷刑严厉控制众人。
房彦藻下令,家里有一个人逃跑,全家不论老少都株连被杀,父子、兄弟、夫妻之间只要告发就可免罪。又命令五家为一保,互相监督,如果有人全家叛逃而邻居没有发觉,四周的邻居都要处死。
房彦藻来这么一手,整个谯县立刻就肃杀起来。
可再是严刑峻法亦挡不住要逃走的人。于是处死的人接连不断,而城中居民叛逃亦越来越厉害。房彦藻心硬如铁,动辄便是株连杀绝,绝不手软,于是弄得公家私人,人人自危,唯恐受诛。
但这亦无法阻止军队成批成批的投降。
到后来房彦藻实在是没有办法,只得下令将领在城墙上作战,而亲属拘留在郡府作为人质。整个郡府成了一个监狱,到最后只要是个小头目,就是伍长、火长,也得将家属安置到郡府之中。
谯县城人口不多,城池亦不大,突然涌入大批军队,粮食立刻就不够吃。
而隋军在外封锁的严,内外完全断绝,城中亦没法补充。
房彦藻便下令将百姓的粮食全部集中起来,统一供应。凡不遵令者,皆被处死。百姓畏惧房彦藻的屠刀,只得乖乖交出活命的口粮。
但这样做粮食还是不足。
所以刚开始,官府还按照约定,给老百姓提供口粮,但很快,便开始消减供粮的比例。直到最后,粮食越来越不足,只能满足守城官兵的需要了,房彦藻遂下令断绝民间供粮,只给军队发粮。
对于房彦藻来说,官兵要抵御隋军,所以是第一位的,但老百姓,那就没有办法了。
很快,城中百姓因为没有粮食,饥饿而死的不计其数。
老百姓为了活命,什么活的生的都吃。有的人抓来泥土放进瓦瓮,用水淘洗,等沙石沉在底下,取出浮在上面的泥浆,把糠麸掺在里头,做成饼子来吃。因为吃土,人人都身体肿胀而腿脚发软,骨瘦如柴却肚子肿大,只得一个个躺在道路上等死。
到最后城里的人只能是吃人肉活命,后来连人肉都快吃绝了。
本来还给郡府中的人质提供粮食,后来粮食不足,只得专供军队。于是郡府中的人质都饿死了不少。
消息传出,这可炸开了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