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修陵要快。先帝去世已经大半年了,还是宜早些入土为安。拖拖拉拉,修个十年二十年的,难道就让先帝等上十年二十年。”
众人皆点点头,杨广的棺椁老那么放着也不合适。
“其二,先帝在时,有功有过。当年蒸蒸日上的大隋王朝忽然就要走向崩溃,群雄逐鹿,跟先帝当年滥用民力脱不得关系。”
黄明远这么说,大家有些紧张。就连萧后脸上,也有些变色,不知道黄明远的意图。
黄明远却不用在意旁人的脸色。
“所以我认为,此次修陵,宜俭不宜奢。要体现帝王之尊崇,却不必在意那些浮华、奢靡之细节。”
众人听到这,再联系上一条,忽然有些明白了。黄明远这是不想大修,不想花钱啊。
不过今日之人,都是行台之人,倒是了解黄明远的作风,因此并没有反对。
“卫公所言极是!”
萧后却是心中一喑,想说什么,却没有说出来。
她当然希望丈夫的陵寝能超乎规格,只是这事她说了不算,也不敢因此得罪黄明远。
眼看众人纷纷赞同,萧后便强颜欢笑道:“我也觉得明远说得有道理,先帝的事,坏就坏在一个奢上,今先帝去了,少用民力,也算是心安之举了。”
眼看萧后都答应了,此事便定下。
黄明远又提议,可由宰辅裴矩和右武卫大将军领河北道行台尚书右仆射滑公李景、行台工部侍郎杨元弘叁人负责,一年之内,完成修建。
众人皆无异议。
于是此事便这么定了下来。
萧后看着黄明远在众人面前几乎是言出法随,心中更是警醒,愈发谨慎小心,不敢恶了黄明远,以防招致灾祸。
定下修陵之事,接着便是杨广的庙号和谥号。
庙号这东西,本来只有明君有资格获得,西汉时期,汉景帝没有,汉武帝的也差点撤了。但到了以后,就逐渐烂大街了。
尤其是十六国南北朝时期的那些皇帝,人人称呼“祖”,简直让人无语。
赶上杨广命好,有黄明远这个好养子,所以杨广虽死于非命,国家都要亡了,但也能有庙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