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唐军入荆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自己人指望不上,只能指望外人了。

这时黄门侍郎刘自便建议,既然李唐嫌紫陵县太小,不若将北面的郢州(竟陵郡)和襄州一同交给李唐,让李唐替他们守卫北境。

萧铣有些不舍得。

萧铣起事之后,不是没想过北上攻克襄阳,夺回荆襄的北大门。攻克南郡后,萧铣便派董景珍北伐,董景珍顺利占领了竟陵郡,并一路打到襄阳南面的率道县(今湖北省宜城市北)。

不过董景珍轻而无备,为襄阳郡兵所击败。后来黄明远南下,襄阳、春陵、汉东三郡皆附,萧梁就再也够不到襄阳的边了。

眼看收复襄阳无望,萧梁便在汉南县(今湖北省宜城市)设襄州。

郢、襄二州为萧梁在北面最后的屏障,放弃此二地,江陵就要成了边疆了。

眼见萧铣不舍二州,刘自劝道:“郢、襄二州兵少,隋军若南下,亦不能保。不若交给李唐,获取对方信任。

李唐占据郢、襄二州后,便将我军与北面的隋军隔开。到时候隋军南下,就要先打李唐。李唐若想守住其地,也必然跟隋军死战,江陵则安矣。”

萧铣听了此言,觉得也有道理,便从了刘自之言。

李世民得了郢、襄二州,心中大喜,他当然知道萧铣打着祸水东引的主意,但他仍愿接受。

得了郢、襄二州,便从两面包围了江陵,以后取江陵便更为容易。而且占据郢、襄二州,李世民便可以尽快构建边境防线,以防北隋军趁着他讨灭萧铣而趁火打劫。

所以占据郢、襄二州,简直是一举两得之事,他如何会不愿意。

李世民乃令若干则为襄州都督,李长卿为郢州都督。

李唐都督府和总管府并制,都督的全称是“掌督诸州兵马、甲械、城皇、镇戍、粮廪,总判府事”,只负责军事,而总管府则是军政大权独揽了。

除此之外,李世民又下令李孝恭屯兵当阳,而李世民本人,则率领主力,驻扎于紫陵。

紫陵虽有万般不好,但唯有一点,哪里也比不过,这里离着江陵近啊。从紫陵县到江陵城差不多六十多里,朝发而能夕至。

李世民带着三万军队进驻紫陵后,也不跟萧铣客气。

本来双方便约好了,李唐出兵,萧梁放弃硖州和黔中的辰州、溪州,同时李唐大军在荆襄境内的全部开销,都由萧梁支出。

《我的治愈系游戏》

萧梁没兵,但是有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