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江陵之变(四)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李世民这时才从俘虏之中知道守城将领的身份。

对于萧镠这个几乎很少出现在江陵政治舞台上的萧铣族叔,李世民并不了解,以前也没有重视,但看其有章有据、精明果决的安排布置,李世民不得不喟叹,自己小瞧了天下人。

这时李世民不敢再轻视对方,开始按部就班地对江陵内城发起攻击。

江陵城人口众多,百姓的房屋都修建到内城的边上。李世民让人尽拆除这些房屋,闪出作战的空间。

同时又命人在城外打造攻城器械,做足了长期围困的准备。

第二日一早,江陵内城之战正式开始。

李世民和李道宗、侯君集、许绍之子许智仁分攻四门,四面军队同时出击,日夜不停地对内城进行攻击。

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一战也算是练兵。李唐内部多新兵,未经历过血战,拿梁军来当磨刀石正合适。

而城中的萧镠也有练兵的打算,他不知道自己要守一个月还是两个月,所能依靠的,只有这群几乎没打过几场仗的四流部队,三流都算不上。

李唐军队一上来就拼命的攻击。

虽然李唐军队是士兵战斗力一般,但是其中的基层军官,如火长、队率之类的,却都是老兵。

这些人有序地指挥着小股部队,按照阵型,不断地靠近城墙。

很快各种攻城器械便搭在了城头,唐军有些的开始了攻击。

可与之相比,梁军则是混乱的很,他们没有打过防御战,面对如蝗虫一般的唐军,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而萧镠虽然有能力,亦有胆识,但却不怎么通军略。

幸好军中有王仁寿,尚能领军。为了守御内城,王仁寿日夜不休的在城头巡视,他亲率一支预备队,哪里有险情便往哪里支援,一日之中,五次击退唐军,保江陵内城不失。

王仁寿原是大隋竟陵郡丞,在荆北讨平匪乱。后来萧铣造反,荆襄郡县皆降,他无路可去,遂降了萧铣。

王仁寿降梁后并不受重视,挂了个工部尚书的职务,没什么实权,但这并不说明他能力不强。王仁寿是禁军出身,参加过两次仁寿北伐和平汉王之乱,还参加过平江南之乱,经验极其丰富。

当萧镠意识到自己的指挥能力是个大问题之后,立刻便想到了王仁寿。

王仁寿也不愿降唐。他出身魏郡王氏,又多次跟随黄明远定难平乱,心中自然是倾向于黄明远。

于是二人一拍即合,一管作战,一管后勤,共御唐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