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脱壳金蝉(上)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而且即使斛律成突袭成功,也并不意味着此战的胜利。李世民坐拥十多万大军,尚有一战之力,古往今来,阴沟里翻船的事多了去了。

于是郑言庆还是等待。

双方又相持一日,这日入夜,唐军又调了一部出营,到了半夜,这群人又返回了营寨。

郑言庆紧盯着地图,不住地猜测着李世民的用意。

到了后半夜,斥候来报,在长林的西北方向山上,果然有唐军的部队潜伏,不下万人之多。

郑言庆听了这个消息,一瞬间便明白了李世民的意图。

看来李世民就会这一招了。

只是李世民上一仗就是这么败的,这一仗还敢这么打,属于记吃不记打啊。

不过郑言庆不得不承认,李世民这一次计策用的不错。真真假假,多出少进,将部队转移到山上潜伏,差点骗过自己。

郑言庆思索着,该怎么吃掉唐军潜伏的这一部。

而到了第二日早上,一封密信从唐军之中送出,很快送到了郑言庆的手中。此信乃是李世民的记室参军事苏勖所送,他在信中详细的写明了李世民的意图。

“李世民欲藏兵于北山之中,引诱我军出击,待双方决战之时,从后袭我大营,以图全歼我军。”

这苏勖送的信跟郑言庆的判断差不多。不过信中李世民的意图比郑言庆预计的还要疯狂,李世民不仅仅要击破隋军,还想全歼。

苏勖是隋军在李世民身边的奸细,很早就是了。

苏勖是苏威的孙子,苏夔的次子,原为长安丞。因为一直留在长安,在李渊入主关中的时候投降了李渊,后来为李世民的属官。

乱世之中,世家大族各为其主的事情多不胜数,最有名的便是诸葛一家,兄弟三人,魏蜀吴各拥一主,而且皆置高位,还不失去主公的信任,因此苏威在大隋为官并不影响苏勖在李唐为官。

不过眼看李唐呈颓势,苏勖也不想死守着李氏这一条船,便倒向大隋,暗地里做起了大隋在李唐内部的奸细。由于苏勖担任李世民的记室,官不大,却能掌握核心情报,因此给大隋传递了很多有效的信息。

而这一次苏勖意外得知李世民的意图,担心郑言庆不敌,遂冒着风险,将密信传到了郑言庆的手中。

郑言庆以自己的判断,加上苏勖的信,前后印证,郑言庆认为李世民就是要跟自己再打一场防守反击再破袭的战斗。

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战斗。

至于李世民为什么敢这么做,郑言庆判断,应该是李世民后方出了问题,譬如江陵,或者是秭归。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