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江陵乱(五)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这就让李道宗又好气又好笑,隋军费尽心机送来的迷信,难道就是拉家常吗?这说明不是隋军傻了,就是唐俭给自己的信是假的。

而且李道宗还发现,唐俭的信还有一个问题,便是信纸。

北方多用桑树茎皮造纸,为棉纸。而巴蜀多用黄白麻造纸,为麻纸。后来黄明远又在北方大规模推广竹纸。但无论如何,因为环境、经济条件、制作工艺不同,各地所用纸张还是有差异的,尤其是偏远地区。

可唐俭这封信,是用成都黄白麻纸写的。

在李道宗看来,唐敏一个河东人,从未到过川中,手中怎么会有成都黄白麻纸,除非这封信是个来自成都的人写的。

这么想来,有些事便一目了然了。

李道宗不怀疑唐俭之前的忠诚,也不会完全相信唐俭现在的忠诚。

李道宗几乎是当年那场长安之变的见证者,连李幼良这种李家嫡系子孙都会投降隋军,又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而就在这时,城中又发生了一件事。

唐俭的亲信李士衡秘密派人出城联系隋军被抓。李士衡原是李唐的通事舍人,唐俭的部下,跟着李世民东征。江陵之变,身为唐俭心腹李士衡被唐俭推荐为江陵令。

李士衡这江陵令不过是积攒资历的,回去便能做一州刺史,或者是一司郎中。唐俭兼任荆州刺史,举荐李士衡为江陵令也是更好的把持荆州。

这李士衡秘密联系隋军,或许是想求一条生路,可惜手脚不缜密,最后被抓。

本来这是李士衡的事情,可是李士衡或许是为了活命,面对审讯,便将责任推给了唐俭,言一切都是唐俭指使他这么干的。

一个下级指控上级,没凭没据的,大多数人都会不以为然。

但偏偏李道宗早就怀疑唐俭,这时再看到李士衡的指控,心中对唐俭的怀疑便更深了。

很多时候,当你对某一个人产生了偏见或者怀疑之后,那么再看这个人,他做什么事都是错的,他做什么事,都像是在往你对其认知上靠拢。

李道宗已经不抱突围的期望,他准备像萧镠那样,为了李家,与江陵城共存亡。

所以李道宗绝不会容忍江陵城的任何人背叛李家。

李道宗立刻便控制了唐俭,然后派人去清洗唐俭在城中的亲信。之所以不杀唐俭,也是怕引起更大的混乱。

唐俭被抓之后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李道宗要做什么,他还以为李道宗要投降呢。

当李道宗将唐俭谋反的证据甩到他面前时,他还是发懵的。之后唐俭便连连喊冤,但李道宗早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