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 南国(十六)城防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可以说整个联军,仗还没开打,里面的龌龊就不知道有多少。

大凡联军,除非以某支军队为主,比如说春秋时期晋国、楚国拉一帮小弟组成的联军,否则若各部势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少有成功的,就因为没法完全平衡各部利益。

冯盎也知道这种事就是得罪人的,因此尽交给冼宝彻,绝不插手。冼宝彻眼看冯盎对各种事不管不问,倒是乐得大权独揽。

正月十日,南海之战正式打响。

相比起能攻善守的隋军,岭南诸酋的攻城能力弱了不是一星半点。

岭南的俚僚人善斗,并不是因为他们长于打仗,而只是街头斗殴。真正对上精锐士卒,完全是不堪一击。

之所以中原王朝无法彻底安定岭南。乃是地形、气候、补给、交通的多重原因,反而跟战斗的原因没多大关系。

此战冼氏领头,主战的自然是冼氏为主。

各大族毕竟多是中原迁来的,且岭南又出了个皇帝陈霸先(陈霸先以广州刺史萧暎的直兵参军入仕,以西江督护、高要郡守的职务在交趾平叛起家)。所以战斗力提升不少,基本的攻城器械都能打造,攻城战术也都了解。

不过等众人看到隋军的防御,只剩下瞠目结舌了。

隋军在城外多布壕沟,用了不到半月的时间,挖了五道壕沟,壕沟长两丈,深丈余,内引江水入内,又置尖竹于其中。每道壕沟之后,垒一道四尺高,两尺宽的土墙,土墙尽用晒干的夯土块垒制。土墙之后又设一道丈高的木质栅栏,栅栏上绑着斜向上的尖竹。为了防止栅栏被烧毁,隋军用大量的稀泥涂抹于栅栏之上,形成了一道泥栅栏。

五道壕沟,五道土墙,五道栅栏,构成了五道防御体系。

陈棱将隋军所有的弩手营集中指挥,依托防御体系,有节次的防御。每失守一道防线,便退往下一道。

一道一道,如磨盘一般,将联军的骨肉和精神,磨得粉碎。

五道防线往里,是个二十步宽的空地。

但这空地可不是随意留的,而是经过了提前的校正,隋军城内的投石器正好可砸到这片空地中。

等联军经过千辛万苦来到这里,以为可以攻城时,忽然天降石雨,那场面绝对非常美妙。

而过了空地,才是护城河。

因为南海城濒海和郁水,护城河是引活水而入,因此护城河宽达四丈,深两丈,天下少有。当然这跟历史第一的襄阳护城河的均宽一百八十米没法比。跟聊城、商丘、淮阳这种堪称丧心病狂的护城湖更没法比。

不过这个时代四丈的护城河在俚僚眼中,也算天堑了。

而出护城河往内,才是城墙。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