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喋血阳安关(一)

作者:鸣奇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当日傍晚,柴绍便将马三宝叫到了身边。

马三宝虽然只是柴绍的家仆出身,但和柴绍年纪相彷,关系亲密。柴绍跟着李渊造反之后,马三宝也屡立战功,成为柴绍麾下一员骁将。

见到马三宝,柴绍便说道:“三宝,你觉得此仗怎么打?”

马三宝秉性机敏狡黠,多智谋,眼看柴绍的样子,便知道柴绍有想法,于是说道:“我军不能困守,非得想法化被动为主动不可。”

柴绍听了,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我也这么认为。咱们兵不过两万,明军到底有多少,谁也不知道,但大体七八万总是有的。咱们与明军交战,算是以寡敌众,要想破敌,就只能采取突袭作战,趁着明军远道而来,立足未稳,一举击破明军。”

说到这,柴绍有些兴奋,指着远处的鸡冠山说道:“三宝,对面的鸡冠山,居高临下,俯视阳安关,若我是明军主帅,要想破阳安关,必先取擂鼓台,然后占领鸡冠山,控制制高点,再以擂鼓台为据点,跨江而击,两面取阳安关。

等到战斗打响,明军一旦攻打擂鼓台和对岸的阳安关,那么这两处守军,一定要在第一阶段挫败明军的进攻锐气,然后羊败向鸡冠山方向撤退,然后据险而守,必能吸引明军主力的全部注意力。

而与此同时,我军再遣一部,沿着嘉陵江河谷而上,到达流溪、黑水一带设伏。

等到鸡冠山的战斗陷入焦灼之中,我军的伏兵便可绕道至明军的背后切断明军的退路,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如此必可击败明军。”

马三宝听了,有些担心地说道:“郎君将主战场放在鸡公山,意味着阳安关就要放弃。若是如此,恐不好向淮安王交待。”

“交待什么?”

柴绍不悦道:“此战若败,命都没了,还给谁交待。若是我军胜了,一个小小的阳安关,顷刻之间,便能收复。”

马三宝不再多言。

马三宝默默盘算着柴绍的计划,很快便发现了一个问题。

按照柴绍的布置,需要多处分兵,这必将使得各部兵力摊薄。一旦一处出现问题,很容易影响全局。

“兵力就这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对于马三宝的担心,柴绍有疑虑,但并未太担心。

“我回去之后,便派人前往利州,请求淮安王支援。到时候两军合兵一处,必能大破明军。”

马三宝听了,点点头,这样安排,倒也稳妥了不少。虽然淮安王本事不怎么样,但只要援军及时赶到,这仗即使不胜,也不会大败。

过了一会,马三宝说道:“郎君,让我主守鸡冠山吧。”

柴绍看了马三宝一眼说道:“守卫鸡冠山,是个九死一生的战斗,即使我军赢了,也未必来得及救援鸡冠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