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饭摆上了,孙氏做了六个菜,有荤有素,还有一碗黄瓜肉丸子汤。
好长时日都没吃过这么丰盛的饭菜了。
看到杨若晴吃得香,孙氏也不忍去打扰,坐在一旁一个劲儿的帮她夹菜。
直到大家都吃饱了,又进屋去看了下骆宝宝。
见她睡得正酣,孙氏便催促杨若晴:“这晌午也没啥别的事,你也去床上躺会?”
杨若晴摇了摇头:“刚吃过饭,不想睡,先坐一会消消食。”
孙氏道:“好,正好你大舅妈要过来看你,咱去外面堂屋里说话可好?”
杨若晴欣然点头,来到外面堂屋,拓跋娴,王翠莲早已陪着大孙氏在那喝茶,说话。
关于辰儿的事,大家都很有默契的没有多问。
反正会接着找的,这事,既然已经发生了,大家也就要做好长期找寻的心理准备。
肇事者全都死了,也算是得到了相应的报应。
现在,就是一个字‘找’!
杨若晴过来坐了下来,大家聊起了杨华林的事。
大孙氏道:“我先前打从村里路过,好多村民都跟我这打听呢。”
“打听啥?她们不是都已晓得人是淹死的么!”王翠莲道。
大孙氏道:“她们就打听,问啥时候入殓,啥时候做法事?”
“要请几个道士,是不是还要在天井边上做一些其他的法师啥的!”
“啊?”王翠莲讶了下。
大孙氏道:“还有的人说,是钱氏冤魂不散,把杨华林召到了天井边,然后把杨华林推下了天井淹死的。”
“呀,你这说的我身上发凉,鸡皮疙瘩都起来了。”王翠莲倒吸了口凉气,对大孙氏道。
大孙氏道:“这可不是我说的,现在村里那些人都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