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都说,腊八过后便是年。
腊月初七这日,若音让和公公在京城里大大小小的铺子里采购了五百斤的腊八粥材料,还有两千个大馒头。
预备着,要在腊八这日,于四贝勒府的门口弄一个粥棚,和百姓们分享这一份过年的喜悦。
这是大手笔了。
为防外头的人议论,若音还特意放出话来,这些银子都是她今年庄子上丰收而来。
今年一年都是风调雨顺的,就连国库都有不少收入,康熙爷那儿也是乐呵乐呵的,还让宫里也在腊八节施粥给宫女太监们呢。
若音这儿,也只是有样学样罢了。
她作为皇家侧福晋,受百姓供养,这种时候,回馈百姓,也是理所应当。
府里。
傍晚时,桂嬷嬷那里提着点心盒子进来禀报道:“侧福晋,府里的厨房,包括咱们的小厨房,已经在准备着熬粥了。”
粥米要先浸泡过,煮出来的粥才能更软糯香甜。
五百斤,也不是个小数目,等粥米泡两三个时辰,半夜再开始熬粥,天一亮就转移去门口,是正好的。
“嗯。”
若音闻言点点头,又问道:“主子爷那儿回来了没?今天璟婳喊了好几次‘爹’呢,他都没听见!”
先前。
璟婳会喊“阿娘”和“娘”了,偏偏“阿玛”这俩字若音教了许多遍她都没学会。
若音心想,可能是太复杂了,就整天都在璟婳跟前教她喊“爹”,现在璟婳还真的会了。
而且,不仅仅是璟婳呢,就连弘晴都能囫囵着喊一声了。
有点像是“爹”又有点像是“嗲”的,总之不管怎么样,若音也就当弘晴也会喊人了!
这是个好兆头。
说明,这几个孩子,个个都是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