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银子,能换取一贯钱。一贯钱,就是一千文铜钱。一千文铜钱,就是一千个铜板。
这只是普世标准,若是乱世,一两银子能换的铜钱更多!
相对而言,金子和银子兑换比较平稳,都是在‘十和二十’之间波动,不会太大。
如果改铸钱币,还改兑换率,那么李智云就是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直接玩崩。
“朕的想法是,银币和金币,皆重一两,如此,方便换算。”
一两金子,约莫一颗鸡蛋重。一两银子,比一两金子稍微轻那么一点点。
至于铜钱,不用改,沿用就行。
杨恭仁忍不住说道:“陛下,臣以为现在的金银摸样,并不需要如何改变。我朝士民,多用铜钱,少用银两,更何况是贵重黄金。”
李智云翻翻白眼,他能把自己心里的银行计划、纸币计划、全部说出来吗?
他现在改币制,就是在试水。改币制无伤大雅,因为李智云只是规定以后金银铜三币要用什么形状,其他的什么也没动,而且也没强制不准熔铸银锭和金锭。
是故,不会有什么恶劣影响。
这么做,一为试水。
二嘛,则是为了吸纳黄金。
番邦来走商,自然不可能带着几车的铜币,他们的本钱,少说也得是银子或者金子。
到时候你想花钱买东西,是不是得换取金币和银币呢?
嘿嘿,如此一来,西域的银子黄金,还不是滚滚而来。
其实李智云更清楚,在大唐周围,有一个国家,盛产银矿,而且相当的丰厚。
没错,是倭国。
它后来,甚至被称为‘银岛’!
没错,这个名号很符合那群倭人,‘银’岛嘛。
更关键的是,倭国金银矿比较浅,便于开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