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辽东之事以杀止杀

作者:北诸侯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好一个以杀止杀,就这么办!」

政策通过,杀!

跟着,李智云又道:「前些日子,州县大计,政绩奏疏,朕已经看完,这里有几个人,朕觉得可以提拔一二。」

说完,高良忠躬身将几分文书递给六位相国。

这份文书上面的官吏,都是政绩突出,表现优异的官吏,属于可以提拔的那一种。而且,皇帝提出来可以提拔,那就是真的可以提拔一二。

如韩瑗、王德真等人。

此外,还有一个人比较扎眼,这个人是长孙无忌。

因为某些事情,他被发落去河州米川县,距今也有五六年了。

关于其他人的升官问题,六位相国很快通过,但是轮到长孙无忌的时候,大家却不好决定。因为,他们不想得罪杜如晦。

「陛下,河州素来穷困,多山多岭,长孙无忌能在地方做出上上之绩,可见此人有些能耐,臣以为应当调为州吏。」杜如晦自己开口说。

李智云阖目沉思一会儿,说道:「既然他这么有能耐,调他去辽东道,至于担任何职,克明你来安排。」

「是。」

其余几人心里暗自想到,圣人到底还是更偏向杜如晦啊。长孙无忌这个倒霉孙子,招惹谁不好,偏偏招惹杜如晦,这不找死么。

杜如晦倒是没他们想的那么轻松得意,实际上,随着昔日的秦王妃变成宸妃之后,他就意识到圣人肯定会照顾长孙无忌一二。本以为长孙无忌会直接返回长安,没想到圣人会将他派遣去辽东道,还将他的事情交给自己处理。

这个时候,杜如晦心里其实是很安慰的,而且越发觉得自己当年真的没看错人,圣人真的很爱护自己。

因为,当年将长孙无忌弄去米川的,就是自己。这对长孙无忌来说是比死还痛苦的惩罚,更不提陛下当年一查到底,给自己一个完整的事实真相。

圣人本可以不必将此事拿出来说,但还是拿出来了,这足以证明圣人对自己的看重。

何况,这次长孙无忌要去的地方是辽东道。那里苦寒无比,而且危险重重,便是真的升为「州官」,那算什么?

辽东道的州县可比不了中原州县,辽东道的州刺史也比不了中原诸州的刺史。如果这一次,长孙无忌在辽东道还能混出头了,那也是他的造化了。

几个时辰后,李智云下班离开,几位相国也收拾停当,准备离开政事堂。

房玄龄走在杜如晦身边,叹道:「克明啊,有时候我是真羡慕你啊。」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