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上召仁轨岐王旁听

作者:北诸侯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此番李智云召见刘仁轨,史官也能记录一二,不过说实话,等将来修撰李智云本纪的时候,这一幕未必能被收录进去。但是,另一幕却很有可能被收录。

‘上召仁轨,咨地方事,岐王承昭侧席避听。’

写完后,史官目光掠过岐王,低头不语。眼下太子之位未定,而这位素来惹祸的岐王却能得到圣人允许,避听政事,若是消息传扬出去,恐怕会惊掉一大圈人下巴吧。

李承昭此刻,却没有闲心去管史官想什么,他正在努力跟上自己父皇的节奏。

从灵州平常事,到气候,水文,人口,户数等等等,方方面面的小事,他的父皇居然也能张口就来,说的相当详细,这让李承昭很是震撼。

这真的能记得住吗?

李承昭深刻意识到,自己还嫩的很啊。

不提李承昭,此刻刘仁轨也是满头大汗,面对皇帝提出的方方面面问题,他背生冷汗,几乎每一样说的都很有见地,有的甚至是事实情况。

他原本还猜想,圣人召见自己之前,肯定调查了一番灵州发生的事情。但是随着圣人将灵州往年的种种大小之事,如数家珍的全部说出口,刘仁轨意识到,圣人可能不是临时调查,而是将灵州的事情一直记得很清楚。

否则,圣人何以会轻轻松松的说出贞观三年之时,灵州遭遇天灾剩下的人口数量,以及当年的粮食数目呢。

这太恐怖了。

他想起一个不切实际的传言,传闻每一个来京述职的刺史,面对圣人提出的问题都会异常紧张,因为圣人了解每一个州的情况,甚至于每一个县!

事实情况自然没这么夸张,但是也相差不多,李智云要见那个地方的刺史,肯定会在之前将那个地方往年的情况全部了解一遍,作一番总结,然后才会接见。

中枢如大脑,地方如手足,不知道地方具体情况,脑袋一拍就决定事情,或者是迷迷糊糊的一知半解,这就是给地方官吏钻空子的机会。

问完话后,李智云端起茶盏喝了口茶,继续说道:“往昔,灵州有条要道,常为商贾走私所用,而今可在严查?”

“在的......”刘仁轨谨慎的回答。他此刻大脑正在疯狂运转起来,将所有灵州的事务消息全部在大脑中过一遍,随时准备回答圣人提出的问题。

屏风后的李承昭脑门子上已经汗水涔涔,显得颇为吃力。他这还是第一次旁听地方刺史述职,万没想到居然要问这么多的东西,更没想到自己父皇居然知道这么多的东西。

半个时辰后,关于灵州的事情终于结束。

刘仁轨整个人都绷的很紧,一刻也不敢放松。

“赐茶。”

“是。”内侍给刘仁轨送去茶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