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动独孤改科举内容

作者:北诸侯王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唐初,科举真的是鸡肋。

世家大族看不上,寒门子弟没机会,完完全全的摆设。

历史上第一个状元郎孙伏伽,现在也不过是个大理寺少卿,还是李智云即位以后,看他名气给他提拔的。

状元了不起啊?

这个时代,没人看得起科举状元。牛逼不解释的,都是直接靠着家里人推荐当官。

只有不牛逼的才去考科举。

别看大臣们老实听话,皇帝说啥他们干啥,但实际上,在场的有一个算一个,没一个瞧得起考科举的。

自后汉以后,世家大族崛起,至今日,当官的都是靠血统。少部分不靠血统的,那是天下大乱以后,分蛋糕崛起的军功勋贵。其本质上还是另类贵族,只不过不同于世家罢了。

像先帝,当年做官就是直接做官。

考核?

那是什么玩意?

等着皇帝说完细则,大臣们笑着说皇帝牛逼,想的真踏马周到,咱们自愧不如。

废话,你会在不在乎的事情上跟人比高下吗?

便是杜如晦和薛收也觉得皇帝重视科举没什么用,他们是聪明人,自然知道皇帝是想将取士的权力握在自己手里。

但是这可能吗?

姓崔的牲口,到现在也没舔大唐,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别怀疑世家的节操,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节操。似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他们对待大唐的态度暧昧的很。

挑逗你,因为我手上握着人才。

远离你,因为我不想伺候你。

姓崔的为什么这么牛逼?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掌握着知识解释权。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