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 亚洲乐坛第一巨星,从此姓曹了

作者:胖一点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最佳新人,克里斯·曹是否够格》

《可悲,继奥斯卡之后,格莱美也向市场妥协》

《公告牌两首top2爆款歌曲,全球专辑销量近800万张,只获双奖,格莱美是否存在种族打压?》

《伟大,这是曹轩的一小步,而是美国乐坛种族开放进步的一大步》

《获奖感言多次提到中国,是爱国还是受到了指示?》

《……》

刚开始的新闻还主要是播报曹轩获奖,后来随着各方下场,声音就全乱了,各种借题发挥。

有抨击格莱美的,也有支持大赞格莱美,鼓吹种族平等。

既有质疑奖项是否公平的声音,还有替曹轩鸣不平的。

有人将曹轩称只为华人/亚裔英雄,也有人对曹轩的获奖感言各种阴谋论。

反正是一团乱麻,五花八门的目的和诉求,连曹轩自己看的都头疼。

到后来,他获不获奖已经不是关键了,关键各方想借这个事情来展现自己,曹轩只是一个开篇提到的工具人。

不过在亚洲或者其他大洲,就没有美国这么复杂了,南美、澳洲以及欧洲一些权威媒体也都报道了曹轩获奖的消息。

亚洲巨星初拿格莱美,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新鲜事,值得报道。

更别说曹轩之前凭借世界杯主题曲也积累了一定的名声,这次格莱美获奖,让他本人的名气和咖位,在这些地方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曹轩的大本营亚洲就更别说了。

公告牌再火,也只是个音乐排行榜,终究不如世界公认流行乐坛最高荣誉格莱美奖项更有份量。

曹轩不是亚洲第一个拿格莱美的,甚至在国内都不是唯一一个。

1989年,中国音乐人苏聪和另两位日本、美国音乐人,靠着共同创作的电影《末代皇帝》原声音乐分获格莱美【最佳视觉媒体原声奖】。

1999年,中国歌手杭天琪拿下了格莱美的【终身艺术成就奖】。

不过这个奖项是否算格莱美存疑,它并不是格莱美组委会颁发的【终身成就奖】,而是格莱美的主持单位为了开拓亚洲市场搞的一个奖项,含金量和正版有差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