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单位福利最后也是在员工手里变成了现金,那为什么不像后世一样,直接发现金福利呢?为什么还要让月饼厂再宰上一刀?
主要还是怕当下的人接受不了这种营销。
其实,这个担忧是多余的。在唐成刚看来,比齐磊还有把握。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一来,九十年代的东北还遗留着八十年代,甚至七十年代的体制构架和社会惯性。
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习惯性地过节收各种福利商品,比如米面粮油、肉蛋鱼等等,就没有直接发钱的观念。
这一点,齐磊是知道的。但还有一点齐磊不知道,或者说知道的不清楚。
那就是,就算市委下文件让改革福利措施,很多单位也没有直接发钱。
即便现在市委不让发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了,也是不敢发钱的。
可是话说回来,文件指示不让发实物福利,钱又不能发,职工们会没意见吗?总之是很难搞的一件事。
在唐成刚眼里,这个月饼券真是来的太是时候了。
吴连山对唐成刚道:“回头咱俩可以去联系一下,这不违背市委文件的精神嘛!”
“像是你我那些有合作,或者有关系的企业单位,都可以推销一下,说不定咱们真能凭借这个东西,打开困局!”
唐成刚点着头,他做生意这么多年,尚北八成以上的成功企业都有点关系,尚北下面的乡镇企业也都能说得上话。
至于吴连山,别看老吴没唐成刚风光,但若论关系,那可是比唐成刚还硬。
那可是尚北做财务的第一把好手,光求着吴连山去给汇个账,走个程序的单位就有一大把。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如果再能说服市委把月饼券推到市属的机关单位,那这个中秋节,不但能赚到钱,也许还不会少赚。
对此,齐国君却有些失落。这些事儿,他都帮不上忙,感觉一点用处都没有。
而唐成刚和吴连山看在眼里,也不安慰,术业有专攻,老齐的本事不在这上面。
等三个厂子开了工,那才是齐国君的舞台,而且谁也比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