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 士大夫治天下

作者:蛤蟆吞地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董虎用了很大力气才说服了大丫,皇帝若没本事,最好是个泥雕木塑,再加上尚未建起的司礼监、东厂、锦衣卫、都察院、大理寺监督机构独立出来,加上皇家掌控的钱庄和舆论机构,皇室也并非真的是泥雕木塑。

反正费了老鼻子劲才说服了大丫,至于三丫……说服三丫和其他婆娘就容易了许多,嫡长子董宁的地位不可动摇,她们的儿子别想霸占长子的位子,但却可以成为将军,成为手握天下大权的内阁首辅,只要他们有这个本事。

内阁首辅几乎就是皇权的下放,二子、三儿、四儿……都有机会,与其争夺泥雕木塑皇帝宝座,那还不如抢夺内阁首辅呢!

三丫不憨不傻的,董虎三言两语就把几个婆娘拿下了,至于苦娃……苦娃不争不抢,全听他的。

听了董虎话语后,蔡邕心下感慨无奈,他是文臣,只要还有“皇帝”这种存在,皇权与臣权的争斗就不会消失,而现在,董虎竟要放弃这一权利,尽管老人怎么也想不到,一向狡诈、奸滑的小子为何要这么做,却又没办法在这件事情上多言一句,而两人背后一群官吏更是担忧不断,不是担忧董虎,而是担忧蔡邕在这些事情上激怒了董虎,万一恢复了三公、宰相可咋整?

“唉……”

蔡邕一声长叹。

“若不是天下至此,老夫相信你小子不会……罢了,但老夫还是觉得你不应该设立那个东厂、锦衣卫。”

蔡邕还是坚持己见,董虎知道十常侍对天下的伤害,知道老人没有多少私心,是为了他好,但他更加知道,若非刘宏太过混账胡来,十常侍也绝对不会登上权利的巅峰。

宦官贪财恋权,却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从百姓到朝廷大吏都极为厌恶、鄙视宦官,无论宦官自身是否清廉,这种观念不会改变,所以,皇帝若不支持,宦官永远都别想为恶,宦官为恶的根源不是自身,而是背后的皇帝。

董虎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他对各朝各代的宦官都知道一些,真正成为皇帝的宦官,几千年来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曹操的爷爷曹腾,是曹魏坐了江山后给曹腾追封的皇帝名号。

相比文武大吏,宦官安全度更高,在唐末时,若没有宦官一再重建禁军,或许唐朝会提前百年灭亡,明朝时,崇祯干掉了魏忠贤,没了宦官弄钱支撑大明帝国,以至于大明朝没能撑过最艰难时期,就算是十常侍,若非何进一心要杀尽宦官,打破了权利平衡,天下又怎会沦落至此?

汉末皇帝重用宦官,唐末重用宦官,北宋末徽宗重用宦官,宦官更是贯穿了大明王朝,难道都是因为皇帝太过昏庸?一个王朝的破灭教训还不够吗?为什么非得重用宦官?

无他,没钱!

王朝入不敷出,皇帝没有其他途径来开拓财源,就必须依靠宦官来扒拉钱财支撑空荡荡的国库,而且皇帝杀宦官不会对朝廷造成任何“坏”的影响,是最经济、最佳背锅侠的一群人,毕竟谁都厌烦宦官。

正因宦官自身特性,董虎反而认为他们才是最纯粹的一群人,只要弄一些严厉规矩约束,他并不认为使用宦官有什么大不了的。

看着蔡老头一脸的哀叹,董虎咧嘴笑了。

“咱又没说不让你弹劾东厂、锦衣卫,老郭若是做了不法之事,按照规矩弹劾、治罪就是了!”

“哼!”

蔡邕气愤冷哼。

“先帝之时,朝臣们弹劾了多少次宦官为恶?结果又如何?”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