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洪巢求道,释迦取经

作者:尽付东流 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那就麻烦洪兄,让洪巢做好准备吧。对他而言,这是一个机缘。”

洪易点了点头,道:“不知典狱大人,可安排好了护道之人?”

子受笑了笑,道:“届时,自会知晓。”

子受说完,便不再开口,洪易的神识也不再传来。

他分明站在寿仙宫外,眼眸之中却映着冀州城的影子。

正是白莲童子通过信使神差,将冀州的画面传到了子受的心神之中。

……

此时。

人间。

冀州邑下学宫。

一位夫子结跏跌坐于高台之上,他双手合十,面容和善悲悯,正准备给数千弟子讲述自己的学问。

讲学,是邑下学宫建立之后逐渐形成的一个风气。

或者说,是在子受的授意下,形成的一个制度。

名曰邑下论道。

在大商,只要有读书人要宣扬自己的思想,都有机会在邑下学宫讲台之上,为天下人讲学传道。

这个制度极其的自由,很少受到约束,言论甚至不在大商律法的管控之中。

不过,凡是讲学者,都要接受听讲者的质疑和提问。

因为听课人,不一定是读书懵懂之人,恰恰相反,大部分都是饱学之士,甚至还有名闻天下的悟道者。

要是讲学者的学问比较特立独行,比如宣传仇恨,违背人伦,惹了众怒,事后被一些正义之师、绿林好汉找上门切磋武艺,打死了官府也不负责。

正所谓,一上讲台,生死有命。

只要你有胆量站上去,只要你不怕惹众怒,只要不怕被满天的指责、质疑毁了心境,就可以去官府登记,约定时日上台讲学。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